据悉,到2020年,重庆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明显效果,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9%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重点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9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10%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市级行政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重庆市将全面谋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其中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在今年11月底前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市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备案。在农业方面,将积极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节水,优化用水结构,积极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工业方面要开展节水型企业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公布全市重点工业行业节水标杆企业和标杆指标。积极推广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推进公共机构节水。
还将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强化温泉、游泳、餐饮服务业等的用水节水管理。严格行业用水定额管理,把用水定额作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下达、节水型企业、节水城市考核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对取用污水处理回用水的免征水资源费。研究出台再生水相关价格政策。还要加强用水管理、广泛推广节水型器具和产品等。
《意见》还提出,把推进节水型社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机制,建立以政府主导、水利牵头、多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建设机制。 来源: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