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新余渝水区:推动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0  浏览次数:489
     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优化布局、突出优势,以传统优势产业、生态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推动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先后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区、全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市、区)、全省休闲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省“鄱阳湖”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县(市、区)等诸多荣誉。

传统农业大区。渝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低山丘陵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川秀丽,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2015年渝水辖区户籍人口总人口8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4%,其中农业人口36.56万,占总人口数的43%,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和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2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7.3%、村民委员会181个、村民小组1482个,大中小型水库126个。在农业产值、农村基层组织、农村人口、农业用地等方面都应该属于农业大区,特别是90年代我区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都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

现代农业强区。渝水区立足现有农业基础优势,积极转变观念,不断优化布局,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传统农业大区迈向现代农业强区。全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15家,其中19家省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125个,形成了一批优势明显、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主导产业。全区已有10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6家、市级示范社51家,共登记家庭农场275家,共涵盖粮、棉、油、林、果、茶、生猪、鸡、鸭等种养业,以及粮食、饲料加工和肉牛贩运等各个行业。目前,已形成大米加工、新余蜜桔种植及加工、油茶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及加工、苗木花卉种植销售“五大”产业集群。形成年加工大米100万吨、生产加工食品油0.8万吨、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加工果品6万吨、加工蔬菜2万吨的生产规模。

渝水区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7.6万亩左右,总产32.7万吨以上,水稻总播种面积73万亩,水稻播面平均亩产为435公斤,水稻总产为31.7万吨。渝水区是全国8个高产油茶林建设示范县区之一,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15.96万亩,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8.6万亩。渝水区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区)和肉牛生产续建基地县(区),生猪出栏47.5万头,牛出栏4.6万头,肉类总产5.1万吨。渝水区是全省渔业工作先进单位,水产品总量1.96万吨,养殖水面4.878万亩,渔业产值3.1亿元。渝水区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县(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39万千瓦,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66%,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11个。渝水区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区种植面积达10万亩,投产6.7万亩,总产量达12.5万吨。    来源:大江网新余频道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