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乐平市凤凰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炎生正在细心地研究菊花新品种。今年,他将公司原有的2000亩皇菊、杭白菊种植基地,减少至1000亩,通过改良品种、提升质量,全力进军精品饮用菊路线。用王炎生的话说,原先种的菊花论“吨”卖,今年的菊花要论“朵”卖。
王炎生的决定,是乐平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农业产业从规模大向品质优迈进的缩影。在稳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近年来,乐平市从改善供给质量与效率入手,坚持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唱响绿色生态富民经。该市成立了农业示范区管委会,根据市场空白选准优质品种,并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引智结对”,进行多层次开发。如今,省科学院、江西农大农学院已成为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支撑单位,绿乐食品、中天现代农业、凤凰山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乾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相继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省科院、省农大建立合作关系,并在生产区实行统一供苗、供肥、供药、价格和技术指导“五统一”。同时,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为代表的20余项实用技术也在全市得到广泛推广,近年来该市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42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超过98%,乐平“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在市场越叫越响。
在保证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是乐平市农业部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过去,乐平市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和功能区较为分散,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也带来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总成本的提高。为此,乐平市坚持大市场拉动、大龙头牵动、大项目驱动、大基地联动,高起点规划了五大产业体系,即以乐平蔬菜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为核心,打造基地销售、外地特色调节蔬菜、鲜菜配送、电子商务及冷藏物流配送产业体系;以绿乐食品有限公司众埠订单示范基地为核心,打造乐平蔬菜精深加工配套的订单基地开发、速冻脱水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以乐平市凤凰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加工园为核心,打造乐平以菊花、旱半夏、黄蜀葵等为主的保健饮品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以中电投和中节能农光互补棚下开发有机油茶和食用菌为示范,打造乐平独具特色高档食品开发产业体系;以庄泉万亩高产示范畈为中心,打造乐平粮食丰产丰收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有一定规模、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同时,乐平市还依托财园通和财农通两大金融产品,重点引导相关合作银行为核心企业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截至去年年底,乐平市金融部门已为17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亿元,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融资成本,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同步发展,乐平市将目光瞄准智慧农业,用“物联网”、“互联网+”思维和模式,综合推进农业生产领域的自动化监控平台建设,加工领域的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销售领域的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等平台建设。目前,乐平市已在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投入700万元,用于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气象观测、感应设施及智能温室,今年将基本完成核心区农业物联网全面联网。与此同时,乐平市还争取上级资金600万元,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新建蔬菜冷藏库、通风库、烘干房等设施,促进粮食蔬菜就地加工转化。在此基础上,乐平市还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借助农信通、农村E邮等平台,引导农产品企业和农户上网销售,力争“十三五”期间网上农产品交易额突破30亿元。 来源:景德镇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