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互联网+农业” 菜篮子直通农田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8  浏览次数:500

每一根芦笋都能被追溯

做好老百姓菜篮子的“守门员”

在嘉善,走进善绿汇生鲜菜市,可以看到在售的农产品被贴上了二维码,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蔬菜的上市时间、生产单位、联系方式、责任人等产品信息以及企业主体信息都可以一目了然。

2009年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后,孙军从种植业起家,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升级:以建设生鲜菜市连锁,架起了农民与市民的桥梁,实现垂直流通模式创新;以打造农业科技的孵化器,搭建起农科院所与农民的桥梁,实现了卖标准与卖生产过程的管控。

孙军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寻找价值观相同的农耕人,“消费者希望知道产品来自于哪个生产基地,由哪个人种植,而以前农耕人和消费者之间消息是不对称的。”假如你在善绿汇生鲜菜市购买了一把芦笋,如今可以通过追溯系统知道这把芦笋来自于哪片田块,在生长的过程中用过什么肥施过什么料,这些正是得益于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尚品创意农业谷,这里仿佛未来的“植物工厂”,蔬果种植在高分子塑料薄膜上,通过根系吸收薄膜中渗透过来的营养液。由高分子塑料薄膜隔绝病害和污染,由互联网技术把控水分及营养液的供给,均衡蔬果每一阶段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保证蔬菜的绿色无公害品质。

尽管从种植起家,但如今传统种植已并非尚品的主业,在孙军看来,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与省农科院以及各大高校进行积极合作,发掘农业种植新工艺,培育新品种和优质种苗,成熟后我们再把相关技术或品种转移给与我们合作的县内优秀农耕人,让他们投入生产并成为我们平台的货源。”如今,尚品创意农业谷已然成为一个农业精品项目的孵化和加速平台。

“农科院有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广大农户有生产能力,但要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转化成生产能力,之间必须要有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希望做的就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孙军有着自己的一张蓝图。

做好老百姓菜篮子的“守门员”

“互联网+”的火爆让电商平台热潮迅速涌起,尤其是生鲜电商并不鲜见,然而生鲜电商“一边不挣钱一边在烧钱”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尚品也投资建立了嘉善县首家安全农业直销平台——“一里谷”,最大的卖点是“从一粒种子到产品,从产品加工到各类检测,都在网上透明运行”,让消费者看到整个生产的标准和过程,从而对尚品农产品做到真正的放心。

在孙军看来,“一里谷”与传统的电商平台完全不同,“很多农业类电商平台都是在写字楼里诞生的,可能做出来的网站图片很漂亮,但是他们不懂得农民的所思所想。”孙军表示,“一里谷”始终与生产基地紧密结合,不放弃农场的环节。

要做好老百姓菜篮子的“守门员”,他将农产品安全视为生命线。在尚品农业的配送中心里,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对20多个品种的农产品进行抽检,为把好第一关,孙军还专门购置了移动式检测设备,供检测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检测。尚品农业成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如今,在“一里谷”平台上销售的甜心火龙果等数个种类都是产自“一里谷”现代智慧农业园区。与此同时,还积极辐射嘉善县周边地区,与多家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合作关系,为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寻找新的天地。

在他看来,生鲜电商的瓶颈就是标准化。“现在很多消费者买菜还是习惯于在实体店,因为他们的消费习惯就是要亲眼看、到现场挑一挑。”孙军告诉记者,如今建立的线下生鲜菜市已经吸引了一批忠实的顾客,已实现单店盈利,“接下来我们就要将线下的客户引流到线上,这些‘马大嫂’们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是她们的子女可以到电商平台消费。”

很多人都曾问孙军,为什么取名叫“一里谷”,对此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他说,民以食为天,谷代表了农业农产品,一里和“一粒”是谐音,又含有“要打通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的意思,所以,建立尚品科技“一里谷”,就是要为老百姓打通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嘉兴在线新闻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