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南山立足民生提升质量 推动水务工作新发展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4  浏览次数:494

■核心提示

你知道南山区有多少个排水达标小区吗?你知道深圳湾污染治理的进展情况如何吗?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Waterandjob”,即水和就业。水利部确定今年我国的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在水资源管理和水务治理工作中,南山区环保水务局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区委重点工作和政府民生实事为抓手,强化环保水务执法监管,维护辖区环境和“三防”安全,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局纳入区委区政府的3项重点工作和7项民生实事均按计划推进,深圳湾污水排放整治全面提速,防洪治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主要河流大沙河水质保持稳定。

深圳湾治污 141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

近年来,深圳湾污染治理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改措施,市领导每半个月就听一次工作汇报。南山区积极配合市人居环境委、市水务局推动深圳湾治污工作的深入开展。

据悉,深圳湾流域面积465.4平方公里,涉及龙岗、罗湖、福田、南山等四区及香港,其中南山段大概占1/3,约160平方公里;湾区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水质劣于Ⅳ类海水水质标准。自东向西,除深圳河、新洲河、凤塘河、小沙河、大沙河、后海中心河排入深圳湾外,沿线还有77个市政雨水排放口,其中有16个有污水排出,合计每天有12万立方米混流污水(含漏排污水、清洁基流和海水)排入深圳湾,造成深圳湾海域水质较差。

南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深圳湾的污染治理工作。区委书记姜建军、区长王强先后多次到深圳湾调研走访,并先后与市水务局、水务集团领导座谈交流,探寻根治深圳湾污染的方法。根据规划,未来5年,南山区在配合做好深圳湾水污染治理的同时,还将投入11亿元资金,举全区之力打一场治水提质攻坚战,彻底堵住南山范围内的深圳湾污染源。

在市、区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湾污水排放整治取得有效进展。截至目前,深圳湾的排污口整治工作已经完成大半。南山区环保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湾及蛇口片区16个排污口中,14个排污口基本完成整治。并且,新建了上沙片区、深湾一路、大沙河口、日出剧场、南海酒店5座污水一级强化处理设施 (处理6个排污口污水),处理规模10万吨/日。另外,通过管网梳理整治或排水执法等措施整治排污口8个。实施排污口整治后,每天减少直排入湾污水约10.6万吨。

截污治污方面,南山区强力推进后海中心河治污工程,避免河道水体污染深圳湾。投入600多万元,开展了中心河北河的清淤、箱涵补漏及闸门修复等工程措施,整改中心河北河设施,削减污水直接入河,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可解决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污染水体的问题。投入400多万元,开展了后海内湖补水泵站修复及补水管道的改造工程,修复补水系统,恢复河道景观水体,该项目已于近期建成,补水量约为3万立方米/天,已初步解决河道黑臭问题,并可逐步恢复河道的景观水体功能。

另外,南山区还大力推动深圳湾流域正本清源,削减生活污水污染深圳湾海域。2014-2015年共推进141个住宅小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了119个小区工程改造。目前,深圳湾流域6个街道累计创建排水达标小区619个 (住宅小区175个,各类排水单位和小区444个),完成5个 “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直排海域。

通过市、区共同努力,深圳湾海域污水排放得到初步治理,水质逐步好转。

今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南山区环保水务局接报,位于半岛城邦花园与南海玫瑰花园三期之间的海域范围,发现有 “黄水”排出。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1月5日,南山区环保水务局根据工地分布区域和不同施工阶段,筛选了重点涉嫌工地;1月6日,南山区环保水务局采取从排水口溯源的办法,联合深圳市水务集团蛇口分公司,将管道沿线每个雨水井打开观测,最终发现源头位于半岛城邦四期工地。

“黄水”的源头得到确认后,南山区环保水务局执法人员立即责令该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在未完成排水设施清理改造以前不得向市政管网排水。同时对该施工单位涉嫌违法排水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南山区环保水务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着力服务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水务执法方面,开展打击偷排泥浆、排水管理、巩固河道整治成果、二次供水等专项执法行动。去年检查河段18处、餐饮业200余家、在建工地60多处、二次供水居民小区86家,立案查处10宗,维护了全区正常排水秩序。

排水和节水管理方面,积极开展排水许可证审批工作,去年审批68个非建设项目城市排水许可证。继续抓好节约用水工作,完成了一批单位用户用水计划审批、建设项目用水节水备案工作,创建了一批节水型居民小区并通过市水务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饮用水和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开展饮用水源区环境监管专项治理行动,对水源保护区内可能产生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品、医疗废弃物的10余家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合法生产、规范生产。联合街道开展“雨季行动”,拆除违法搭建物及清理菜地1000多平方米。通过各种措施,保障了西丽水库、长岭陂水库这两座“水缸”饮用水源100%达标。

水土流失预防监管方面,严格执行 《南山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审查审批制度》,去年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109份,对全区各在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辖区内127个项目进行了检查,对其中88个在建项目进行了重点的监督检查,开出7份督促整改通知书,消除了水土流失隐患。

此外,南山区环保水务局还简化水保设施竣工验收程序提高验收率。通过制定简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程序,提高了开发建设单位申报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我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

民生水务 40个小区喝上优质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务工作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区委区政府对民生水务工作寄予厚望,区委书记姜建军强调指出,“治水就是为南山老百姓造福!”“正本清源”工作行动是水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区环保水务局积极推动正本清源工作开展,创建排水达标小区。截至去年底,南山区共推进223个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有174个小区已完成了改造施工,另49个小区也由各街道办陆续组织进场施工。按照市清源办下达任务计划,积极创建排水达标小区,完成了76个排水达标小区创建任务,超额56%完成工作任务。

饮质饮用水工程是市民关注的一项民生水务事项。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全市居民小区用户饮水安全、供水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确存在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全市现有大量的住宅小区仍在使用2000年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镀锌钢管或灰口铸铁管,导致用户龙头水质明显下降和渗漏严重,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小区存在明显的 “黄水”、杂质沉淀等现象,约40%小区的漏损率超过10%,部分小区甚至高达30%。

经过大力推进优质水入户工程,目前不少居民小区已实现优质饮用水入户。据市水务部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优质饮用水入户第一期、第二期200多个居民小区的优质水入户工程和原特区外社区管网改造三、四期工程已陆续进入施工阶段或基本完工。通过改造,用户龙头水质明显改善,小区管网漏损下降到4%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各区中,南山区优质水入户工程进展速度超前,截至目前,南山区共完成4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改造,其中文德福等33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另7个小区也正在组织竣工验收。南山区今年计划再改造24个小区及1个自然村,目前已在做进场施工准备。

家住南山区文德福小区的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小区的管材已换成不锈钢钢管,经过管网改造,现在家中水龙头出来的水质得到很大改善,管网漏损率及爆管维修次数大幅降低。 “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黄水、锈水问题完全解决,现在喝水放心了,感觉整个生活品质也大幅提升。”

另一位家住文德福小区的住户李小姐也开心地告诉记者,自来水水质的提升让生活在深圳的市民觉得特别有幸福感。 “以前是出厂水质有高标准,现在龙头水也同步高标准。有了优质水入户工程的实施,不久的将来全部深圳人都可喝上没有二次污染的饮用水。”

民生水务中,防洪治涝工作同样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开展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畅通工程。对留仙大道入塘朗山隧道口、沙河西路广深桥下、茶光路文光村村口等6处市政道路进行了排水管网清疏。同时与市水务集团对 “5·11”、 “5·23”暴雨期间出现的23处积点进行了整治。二是推进易涝点整治工程。完成新围村外围雨水截排工程、百旺片区易涝点整治工程、南头新汽车城及智恒产业园市政给水排水排污工程、平山村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三是积极实施防洪安全整治工程。开展了麻磡河水毁修复工程、白芒关东侧二线关市政道路临时排洪渠工程建设。目前,麻磡河水毁得到了及时修复,改善了河道行洪断面,2015年汛期麻磡河行洪保持顺畅,麻磡村内无积水现象。四是开展城中村排水管网畅通工程。制定了城中村排水管网整治方案,通过新建截水沟、增设雨水箅子、管网清疏等工程措施,解决城中村内涝问题。

治水提质 南山在行动

南山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治水提质工作,按照《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行动的方案》,制订了《南山区治水提质行动方案》。按照该方案,未来5年南山区将投资11.54亿元实施一系列治水提质工程。结合这一行动方案,南山区环保水务局今年将着重在水环境治理和民生水务两大方面下功夫,立足民生进一步推动水务工作开展。

创建排水达标小区50个

2016年是城市管理治理年。南山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工程治理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促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创建排水达标小区50个,完成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清源改造30个,督促非住宅小区类排水户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全面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种植养殖、违法搭建、地下作坊、暴露垃圾等,最大程度削减入库污染负荷。加强入库支流污染综合治理,启动麻磡、大磡、白芒、牛成河等4条入库支流综合治理。

二是加强河流海域水污染防治。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以河流为重点的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深圳河湾流域旱季漏排污水全收集处理,大沙河、后海河入河排污口全截流。

三是加快完善水污染治理设施体系。加快完善污水支管网,努力建成 “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系统。

让更多居民喝上“直饮水”

民生水务方面,南山区环保水务局将以民生实事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惠民利民水务三防工程建设,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积极推进住宅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建设。在2015年完成20个住宅小区入户改造,累计完成40个住宅小区入户改造的基础上,2016年完成新增20个住宅小区的入户改造工程。

二是积极开展内涝整治工程。抓紧推进望海路半岛城邦段雨水排放工程、创盛路排水管网改造完善工程、深南大道(名商高尔夫球场段)排水箱涵改造及塘朗工业区内涝整治工程。

三是推进部分路段沟渠黑臭治理工程。完成十二号渠龙海家园段环境整治工程,实现景观提升,解决臭气扰民问题。

“治水”知多少?

为何要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河流污染治理是一大难题,目前实施的截排工程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但都是从末端进行治理,要从源头上治理深圳水环境,必须针对深圳水污染现状,从源头上抓起,雨污彻底分流,实现正本清源。深圳市从2007年启动排水管网清源行动以来,创建了3300多个排水达标小区,改造了数千公里雨污混流的管网。

什么是分流制排水体制?分流制排水体制是指生活污水、产业废水、雨水分别采用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收集,其中,生活污水、产业废水经污水网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水体中;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直接或者通过雨水泵站提升排入水体中。

为什么家里阳台放洗衣机、安装洗手盆会导致河道海域污染?大部分住宅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在建筑设计时,景观阳台的排水管是与小区的雨水管联接的,并通过小区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道路雨水管后流入河道、海域。因此,景观阳台放置洗衣机、安装洗手盆,甚至将厨房改在阳台上,所产生的污水就会通过雨水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再排入河道、海域,造成河道海域发臭、发黑的污染情况。

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目标?

为深入开展清源行动,从源头治理水污染,深圳市启动全市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对为数众多存在雨污混流现象的居民住宅小区的排水管网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它的目标,是让我们的河流和水域都清洁起来。要实现目标,需要全体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市民如何参与正本清源,雨污分流?

(1)积极支持区政府实施住宅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2)不要在住宅景观阳台摆放洗衣机、安装洗手盆,否则污水将通过雨水管道流入河流,造成河流及大海的污染。

(3)装修房屋时,不要擅自改动雨污排水管道,以免造成错接乱排的情况。

(4)按照《深圳市排水条例》规定,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性质的排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办理排水许可证。

     来源:蛇口消息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