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水区相关部门检查改造工程情况
今年三水区拟投入约6200万元,启动整治水浸黑点工程。目前,该两易涝点正进行设计招标工作,预计将于6月底动工建设。据三水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新建排水泵站、排水管道等手段,提高多个地段的排涝能力,缓解水浸问题。
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中心城区城市开发建设的加快,原有排水管网排水标准低,一些市政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排水体系,城市蓄容不断减少,地面硬底化不断扩大,使排水汇水时间大大加快,在遭遇强降水时,个别区域还存在更大的水浸现象。
去年雨季期间,三区“水浸街”现象主要集中在文锋西旧党校、三达路、一环东路片区。其中,一环东路多次出现水浸,新建排水方涵后,如遇雨势大积水多情况,雨水将通过新方涵流入西南涌,平日新方涵将关闸,雨污水流入驿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013年建成文化公园东泵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健力宝路桥涵和新华路桥涵水浸问题,如今新建强排泵站有望进一步缓解铁路以南旧城区的水浸问题。今年西南将对文锋西路旧党校片区、一环东路片区易涝点进行改造建设。
2012年以来,三水区分共投入约7900万元,对西南中心城区易涝点进行了治理。按照“先急后缓”原则,有计划安排资金进行整治。据西南街道有关负责人说,即将实施的旧党校片区、一环东路片区排水改造工程,以及往年实施的文化公园东泵站、教育东路排水改造工程,均通过新敷设管网将雨水直排西南涌,以此减轻大棉涌的排涝压力。完成后计划对三达路南沿线、西布村西北片区和五顶岗片区进行排水改造。三水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将加快推进《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送审报批工作,力争该规划于上半年印发实施。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