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为夯实水利基础,破解山区水困,铜仁市委、市政府抢抓中央及省政策机遇,深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水利水务十项改革、山区现代水利思南塘头示范区建设等系列水务战略行动,水务投入逐年加大,水利基础逐步完善,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愈发明显。

防洪堤内油菜花开
五年间,三千辛勤的黔东“水利人”忙碌奔波于1.8万平方公里,才使得“功德水”流进千家万户,“黄金渠”穿梭良田万亩,“精品水库”如雨后春笋难以置信地出现在以喀斯特闻名的武陵之巅。

灌区粮食涨势喜人
“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水库库容1.54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51亿立方米;城乡供水受益人口154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53.4万人及35.84农村师生;保护耕地面积15.08万亩,保护人口35.82万人;全社会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0平方公里......

“幸福水”流进千家万户
五年间,铜仁致力于全面深化十项水利水务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水利水务发展机制瓶颈,逐步探索实施“建管养用”一体化模式。八县两区全部实现供水职能实质性划转;170余乡镇全部设立了水务站,2600余行政村落实了村级水管员,初探了微小水利工程“自管、自用、自养”;中心城区实现了阶梯水价;思南塘头试点区建设成功探索了“建管养用”一体化和用水户协会“以水养水”模式......

防洪堤内城市新貌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铜仁新开工中型水库12座,小(一)型水库15座,实施引提灌工程21处,新打机井481眼,机井配套481眼。 来源:金黔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