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州市水务局以“现代水利、生态水利”为目标,开创了连州水利事业新局面。曾亮超 摄
|
|
|
中小型灌区惠及农田,使百姓增收。
|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开展,解决群众饮水难题。黄津 摄
|
|
|
2015年三江河综合治理工程经受住了5.20洪水的考验,保护了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十二五”以来,为了连州的青山绿水,连州市水务局与时俱进,以新时期的治水思路,立足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重点抓住民生水利、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以民生水利为载体,连州市水务局以“现代水利、生态水利”为目标,狠抓建设管理和项目前期工作,龙船厂枢纽工程、三大河流(星子河、东陂河、三江河)沿岸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防汛抢险、依法治水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开创了连州水利事业新局面。
2016年,连州市水务局将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继续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及汛期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抓好在建重点水利工程的进度和监督工作,加强水政执法力度,规范河道采砂管理,依法抓好水土保持措施专项初步设计,自身建设也将同步加强。
●文/图(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邱羽琪 通讯员 易雄光 唐锋
稳步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显成效
2015年5月20日,连州普降暴雨,当天23时连江水位94.16米,超警戒水位(警戒水位91.00米)3.16米。每当暴雨到来,三江河流域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便变为一片片污浊的泥泞。据记载,2006年、2008年和2013年,受台风影响,三江河流域水患频发。连州市水务局提供的1980年—2013年三江河流域历年洪水及受灾损失情况,因洪涝灾害合计受灾损失为7106万元,平均受灾损失每年为209万元。
然而,这一情景在2015年有了不同:洪水被挡在了防洪堤前,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不少村民感叹: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而这些变化都源于连州市三江河综合整治。
如今三江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完工。2015年汛期三江河流域没有出现2008年、2013年那样的受灾情况,防护两岸达3.5万人和近7000亩农田。三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成为我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典范。
此外,连州市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建成瑶安、保安、大路边、星子、东陂、西岸6个镇(乡)镇区所在地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可将沿岸镇区段防洪标准提高为20年一遇;其他未建防洪堤的河段防洪标准提高为10年一遇。如此一来,连州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可保护人口10余万人、防护农田7.2万亩,对保障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星子河(星子镇区段)治理工程、东陂河(东陂镇区段)治理工程、连州市东陂河(西岸镇区段)治理工程、连州市三江河综合整治工程已于2015年底完成工程建设。
抢抓机遇建设龙船厂航电枢纽库区防护工程
据悉,原马面滩龙船厂枢纽是连江12座航运梯级的第一级航运枢纽工程,工程开发以航运为主。由于运行时间久,存在安全隐患,原来的工程任务已满足不了连州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改善通航条件、增加水域面积、提高连州市的供电能力,重建方案将水位提高3米。
“由于新的枢纽工程建在连江河道上,龙船厂枢纽正常蓄水位由现在的86.81米加高到89.81米,库水位抬高将扩大库区范围,上游约7公里河道将受淹没,也将影响库区河道两岸已建堤防的边坡稳定、淹没河边地势低洼的农田、影响水闸和电排站的正常运行和检修等。”连州市水务局长杨华介绍,为减少对库区影响的程度,须对库区进行防护处理,主要包括库区河道岸坡防护、堤固防护、堤内外各类土地防护、水轮泵改造、排水闸和电排站出水口改造以及排水箱涵改造等。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方面:连州市龙船厂航电枢纽库区防护工程和市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前期工作是各项目建设实施的基础,前期工作的深度直接影响项目的审批立项和资金安排,也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为此,连州市水务局抢抓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工程立项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已得到批复,排水箱涵改造部分已交由连州市代建项目管理局开展监理、施工招投标工作。其余部分工程施工图设计也已基本完成。
此外,连州市水务局还部署连州市大龙水库前期工作。该工程属《广东省小型水库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项目之一,总库容425.00万立方米,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供水、防洪的小(1)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5500亩,远期可满足连州市城区供水。经连州市政府与连南县政府签订项目建设的备忘录,双方均同意连州市新增水源点选址不变,仍以新建大龙水库作为新的水源点。目前大龙水库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正在进行水资源论证报告报批工作。同时,配套工程大龙制水厂项目建议书也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编制完成,正在开展地质勘察等前期工作。
改造排涝管连州市城区告别水上“威尼斯”
每逢暴雨或汛期,连州市内的连州大道、沿江路、四清街等主要街道大都会遭遇“水浸街”,平日干净整洁的街道顿成水上“威尼斯”。近年来,这一现象成为了连州市民热议的话题。
2015年9月,连州正式启动城区排涝(污)管道改造工程建设,投入4400多万元对连州大桥至南津尾排涝站、城北桥至连州大桥排污管、南津尾排涝站至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管线进行升级改造,排水箱涵尺寸采用了2米×3米和2.5米×3米两种标准形式,建钢筋砼污水检查井80个,钢筋混凝土管(III级)282米。该项目能更有效、快捷地解决城区污水排放问题,解决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建成后连州污水可顺利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及城区内涝水可排至南津尾排涝站排泄。升级改造完成后,暴雨引发城市内涝问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水上“威尼斯”的窘况即将成历史。
“连州市城区排涝(污)管道改造工程是连州城市污水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连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华介绍。
筑牢屏障防汛救灾保平安
2014年5月16日和8月16日,连州12个镇(乡)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各镇(乡)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统计,两次洪水全市23.1万人受灾,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257万元,无人员伤亡。在2015年主汛期(4月—9月),连州总降雨量1445.3毫米,比2014年同期1131.4毫米偏多,高于历年汛期平均降雨量。“2015年连州经受了‘5·20’特大洪水的考验,但受灾情况总体较往年轻。”连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华表示。
“一旦强降水突然来袭,河流沿岸的村庄、农作物极易遭受洪涝灾害,2013年‘5·16’洪灾和2014年‘5·22’洪灾,就是例子。”连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华分析,提高防洪抗灾能力、保护沿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小河流及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通过疏通、清理河道,加固堤坝,能解决中小河流排洪泄洪能力差的问题,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推进,连州市防洪防洪硬件设施将更加完善,有利于形成一体化的水利防洪体系。
据统计,为了安全度汛,2015年连州市共组成防汛抢险轻舟队1支25人和镇(乡)防汛抢险队伍12支、1219人;储备防汛抢险抗旱物资编织袋6000余条,铁笼99个,救生衣3820件,冲锋舟15艘,橡皮艇38艘,抢险备用沙石料1200立方米,土工布、土工膜、编织布9000余平方米、柴油抽水机70余台套。并做好了防汛抢险应急训练,可随时应对汛情的挑战。
“为了做好三防前期工作,每年4月初,连州市三防办总值班室就进入24小时值班,下发通知到12个镇(乡),要求启动防汛机制,开展值班、防汛隐患排查等。”连州市三防办主要负责人介绍,2015年汛期中,连州市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成立专门检查工作小组对全市水库、堤防、水电站、机电排灌泵站及在建重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问题的水利工程进行造册登记,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抢险方案。连州2015年顺利实现“零事故、零死亡”安全度汛目标,汛期无人员伤亡,洪涝灾害损失也较往年轻。
加大投入建设重点民生工程
连州市水务局重视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连州市投资9985.45万元建设中小型灌区19宗,其中中型灌区1宗(小水坪灌区);小型灌区包括18宗。连州市2013年度16宗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已全面实施,设计灌溉面积4.3万亩,工程总投资4477万元,2014年3月已完成。连州市小水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于2013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4070.31万元,涉及灌溉面积2.86万亩。
“十二五”期间,连州市积极争取上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市)建设专项资金,共投入5913万元进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于2011年至2013年分3年实施“重点县”建设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后,改善了保安、丰阳、龙坪等多个镇乡水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将极大地改善灌区内及下游地区的环境质量,新增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5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96万亩,年节水1008万立方米,项目区内年可增加粮食产量3.87万吨,惠及农田用水3.9万亩,直接受惠人口1.8万多,可长效解决项目区内农田用水、机械耕作等问题,提高农田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十二五”以来,连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开展,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85%的目标。其中,2013年下达计划的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12宗,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共计2万余人;2014年实施80宗无供水设施村庄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解决无供水设施村庄人口1.6万余人。2015年开展的连州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主要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解决农村人口约24万人,涉及12个镇(乡),166个行政村,约672个自然村。
一把手访谈
访连州市水务局局长杨华
务实创新推进连州民生水利建设
近年来,连州市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连州三江河流域整治工程初显成效,经受了“520”特大洪水的考验,守护3.5万人生命安全,1.6万亩农田免受水浸,群众都连声叫好。连州市城区排涝(污)管道改造工程有望解决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通过“三清一加固”有利于解决中小河流排洪泄洪能力差的问题,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推进,连州市防洪泄洪硬件设施将更加完善,有利于形成一体化的水利防洪体系。
民生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连州市水务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意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连州民生水利建设,谱写水利改革新篇章。在工程建设完工后,我们还要重视河道后期管理维护工作,加强乡镇企业污水排放处理和群众养殖禽畜排泄物的处理,巩固维护好治理成果,让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维护好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整治目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兴,则百业兴。连州市还把河流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挖掘河堤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乡村会变得更好,人水相处得更和谐。
数说“十二五”期间连州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总投资38461.9万元,完成河堤新建、加固约50.49公里,护岸护坡55.32公里,河道清淤96.32公里。
完成了三江河(连州段)加固工程,综合治理河长5.74公里,新建、加固堤防总长7.364公里,疏浚河道1.724公里。
“十二五”期间,连州市投资9985.45万元,建设中小型灌区19宗。
2015年9月,连州正式启动城区排涝(污)管道改造工程建设,投入4400多万元对连州大桥至南津尾排涝站、城北桥至连州大桥排污管、南津尾排涝站至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管线进行升级改造。 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