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报告涉及民生方面内容与往年相比有了明显增加,这些民生工程的改善和提高,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昨天上午,作为供水战线上的代表,住烟省人大代表孙茂齐表示:“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打破‘一村一网’的供水模式,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镇用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孙茂齐表示,考虑到烟台缺水的实际情况,目前迫在眉睫。
想办法让市民吃上放心水
“全省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我市达到96%以上,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部分村庄饮水安全需要进一步强化。”孙茂齐说,从民生的角度来看,不仅要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更要解决饮水质量问题,不仅要让群众吃上水,更要吃上放心水、安全水。
孙茂齐说,目前我市市区范围内有内、外夹河流域6个地表水厂,分别是莱山水厂、陌堂水厂、套口水厂、西牟水厂、芝阳水厂和留公水厂,这6个水厂承担着城区近30%的城区供水,门楼水库承担60%,另外10%则是其他主要以地下水源为主的水厂。“这只是城区,城区范围外,目前我市相当范围内采用地下水直供模式的以村为单位的自来水管网。虽然可以让老百姓通上自来水,但是水质着实不敢保证。”孙茂齐告诉记者,在标准化的自来水水厂,一天之内必须检查9个以上项目,每月需要检查42个项目,确保水质安全。“缺乏监管,缺少检测,在城区主体的自来水管网外的自来水水质得不到保证,要想办法让市民吃上放心水。”孙茂齐说。
“一村一网”供水模式亟待打破
“要打破‘一村一网’的供水模式,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孙茂齐说,城乡供水一体化能有效保障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他建议,要以现有城市供水管网为依托,逐步向农村延伸和兼并,对原有的农村小规模供水工程进行整合、联网,做到水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在水质监测管理上,以市自来水公司为中心,以各县市区供水单位为依托,建立水质检测化验中心,采取良性循环服务的方式,对城市供水和农村供水实行统一化验检测。除了打破“一村一网”供水模式,孙茂齐还建议,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强化水源地监督管理。加快进度,逐步实现门楼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封闭管理,对超标排放、乱倒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逐步推进化肥减量、有机肥推广等生态农业,逐步清理取缔水源地周边的畜禽养殖场。
同时,孙茂齐建议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确保治污基础设施可持续、有效运行。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缺乏运行维护管理资金,导致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重建轻管的思想要不得,既然花了那么多钱建起来了污水处理设施,就应该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孙茂齐说,在污水处理补贴上,要统筹兼顾城乡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同时应该把地下管廊的规划建设尽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城市整体功能。 来源:烟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