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天水努力破题 向城区供水难宣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1  浏览次数:443

  

核心提示

12月4日,天水市城区应急供水工程——成纪新城输配水供水工程建成运营。当每天新增的2万方自来水自东向西从麦积水厂输送到秦州城区时,困扰秦州城区半年之久的供水问题大为缓解。在缺水的日子里,“半夜起来接水”的市民难免心生抱怨,但回望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单位为供水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就不难发现——为了城区供水,大家一直在努力。

记者 郝勤学

12月4日下午,家住秦州区安民家园小区7楼的周静正在厨房准备做饭,忽然,厨房的自来水龙头发出一阵“嘶嘶”声,紧接着,一股略带混浊的自来水就从水龙头中流了出来。看着自来水不一会儿由混变清并不间断地流出,周静心里不禁一阵惊喜:“咦,来水了?”  

(杨维俊启动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

水的确来了。当日下午3时,在位于成纪新城的天水市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加压站,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按下供水按钮,由麦积水厂增调的2万吨自来水开始每天向秦州输送。随着该项供水工程的运行,秦州城区成纪大道、新华路、泰山路、左家场、上庵沟等供水管网末梢及地势较高区域的供水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居民“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接水了”。

“城区目前每天需水量最低约8万多吨,而此前全市三大供水水源地产水量仅约6万多吨,这次每天从麦积向秦州增调2万吨水,可以说对秦州城区供水问题具有极大的缓解作用”。对于成纪新城输配水供水工程的运行,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左剑华对记者说。

  

缺水 今年咋显得格外缺

半夜接水,对于家住秦州区泰山路润苑小区四楼的武老师一家人来说,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经成为“习惯性动作”。时至今日,在家里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放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塑料盆和水桶。

“这些都是为接水而买来的。”武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住的润苑小区片区自今年5月份白天基本就不能正常供水了。“每天半夜十一二点才就断断续续地来了,这时得赶紧接水,接完水才能睡个安稳觉。”武老师说。

“今年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就没用过,说实话我们这里往年供水也不正常,但今年咋感觉缺水更厉害,一到四五月份白天就基本没供过水。”家住秦州区安民家园的王女士说。

和武老师、王女士家一样,今年以来,处于秦州区供水管网末梢及地势较高的成纪大道、新华路、泰山路、杜家沟、张家沟、上庵沟、王家半坡、罗峪沟、左家场等部分区域的小区、单位和企业严重缺水。其中上庵沟、玉泉观、王家半坡等片区在供水最为短缺的7、8月份,政府只能组织力量为居民送水。

对于今年供水紧张的情况,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左剑华对记者作了说明。

左剑华说,供水紧张,从大的方面讲,我市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的城市。多年来,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是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从小的方面讲,现有麦积区慕滩和秦州区西十里、南沟河三处水源地都已超期开采,供水能力严重萎缩,即使在正常降雨和气温条件情况下,三处水源地每天产水量约6.5万吨左右,而城区需水量每天最低约8万多吨。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天水国家级社棠工业园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和三阳新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天水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区用水量已大幅度增加,我市城区供水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今年入夏以来,6、7、8三个月降雨量极少,8月份虽有降雨,但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成多,持续干旱高温的天气,一方面致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水源地产水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城区居民用水需求量大幅增加,造成秦州区供水管网末梢及地势较高的成纪大道、新华路、泰山路、杜家沟、张家沟、上庵沟、王家半坡、罗峪沟、左家场等部分区域的小区、单位和企业严重缺水。

供水 各部门想方设法努力供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供水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安排市建设局和市自来水公司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城区部分区域缺水问题。“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城区供水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从根本上缓解城区供水紧缺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市委书记王锐,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在调研供水工程项目和部署城区供水工作时多次强调。同时,一项为缓解秦州城区供水问题而采取的应急供水工程——天水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实施。

应急供水工程建设需要时间,但保障城区居民用水的需求刻不容缓。记者在市自来水公司了解到,为确保城区居民吃水不出现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市建设局关于全力保障城区供水的安排,市自来水公司今年以来一是大力宣传,倡导节约用水、计划用水。二是强化城市供水设施维修与保养,挖掘供水潜能,全力保障所有供水设施满负荷运行,不间断供水。三是优化供水调度方案,对城区供水采取了分南北区域进行调峰减压,增大秦州城区北侧缺水区域水压,增加水量。四是对城市环卫、绿化、道路洒水等全部采用秦州麦积两个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停止使用自来水。五是对用水量较大的一些工业企业和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采取暂时关停和限量供水措施,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六是实施应急送水,从市消防队、68202部队、天水预备役旅、两区环卫部门抽调9台车辆,为严重缺水的区域义务送水,全力保障缺水区群众的需求。

“从7月下旬到9月底,市自来水公司就对秦州区西北部高位区及供水管网末梢的王家半坡、玉泉观、白家堡子、张家窑、左家场等十一个严重缺水的片区居民实行免费集中送水。在63天的送水时间里,共出动送水车辆579台次、人员996人次,送水15783吨。”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左剑华说。

12月4日,经过6个多月的建设,天水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在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下,提前三个月完成建设任务,顺利实现供水。该项工程的建设,为严重缺水的秦州城区每天新增2万吨供水量,有效缓解了城区居民用水紧张的局面。

项目 破解城区缺水困局

城区供水问题有效缓解,但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城区供水问题的脚步并未停歇。事实上,面对日益显现的城市缺水问题,市委、市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供水管道正在施工。)

这是一组数据,或可折射出我市城区缺水的现实和长远困局:据2013年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市城市生产、生活年总供水量3518万立方米,日均9.6万立方米,而现状是:城区年需水量4964万立方米,年缺水量1260万立方米,缺水达25%。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依据《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市区供水人口将达到80万人,年需水量为11000万立方米(137万立方米/万人·年);2030年市区供水人口达到100万人,年需水量为22000万立方米(220万立方米/万人·年)。巨大的供水“缺口”,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存。

这是一系列举措,不难看出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城区供水问题而做出的努力:2011年,为解决城市中长期供水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民生工程——总投资26亿多元,设计年供水量达6000多万立方米的天水市曲溪城乡供水工程进入可研阶段;2014年8月,又一项为解决城市中长期供水而实施的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14.82亿元,设计年供水量可达5548万立方米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9月,为解决城区近水供水而实施的两个水源地工程——设计日供水量可达2到3万立方米的高桥头应急引水枢纽工程和金家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今年5月,为缓解当前秦州城区供水问题而实施的天水市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启动实施。

对于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记者在负责项目实施的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曲溪城乡供水工程涉及的21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19个,待剩余3个完成后即可报省发改委审批实施;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已于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与此相关的所有控制性工程已陆续开工,计划2017年底完成工程全部建设任务;高桥头引水枢纽工程于今年9月16日开工,截止12月6日,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7.61万立方米,枢纽主体浇筑混凝土1847立方米,计划春节前后建成;金家河应急引水工程,于9月26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集流潜坝浇筑和管道安装阶段,计划年底建成。

“高桥头应急引水枢纽工程和金家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明年五一前正式向城区供水,这两项工程实现供水后将每日向城区供水两到三万方,再加上近期已建成的成纪新城输配水供水工程每天向城区新增两万方的供水量,可以说将基本解决三到五年城区的供水问题。等到2017年底引洮供水工程实现供水,以及今后曲溪城乡供水工程的实施,可以说全市城区供水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将不会出现问题。”市城乡供水工程管理局一位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

“开源”固然重要 “节流”亦不可缺

我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相关资料显示,多年来,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3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5,是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近年来的现实情况看,缺水已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存。

对于缺水的问题,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千方百计谋划供水方案,想方设法争取供水项目,力争从源头上解决供水问题。从目前已知的供水项目就有:为缓解当前城区供水问题而建成的天水市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为解决近期城区供水问题而正在建设的高桥头应急引水枢纽工程和金家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为解决中长期城区供水问题而正在建设的引洮供水工程和将要建设的曲溪城乡供水工程。据说,为长远着想,从白龙江引水也已列入我市下一步的引水战略。

然而,和一家人过日子一样,“开源”固然重要,“节流”亦不可缺。不然,一边是拼命挣钱,一边是挥霍无度,那日子必然总是过不前去。城市供水也是一样,对于缺水的问题,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在“开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市民在“节流”方面也应该积极配合跟进。

实现“节流”,首先要“唤醒”用水单位和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其实,一个地区水资源无论是否短缺,节约用水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广大市民应有的一种美德,何况我市本来就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所以,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倡导节约用水,使广大用水单位和居民个人都牢固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用水单位和居民个人要把节约用水的意识变成自觉行动,从建设、生产等具体工作做起,从洗脸、洗澡等日常习惯做起,使节约用水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其次,还要建立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期,市发改委正在研究建立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让节约用水的人低价用水,让浪费水的人高价用水”,就是充分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来引导社会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城市的持续发展,类似这样的制度还要不断地建立完善。

再次,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节水经验,引进先进节水技术。近年来,面对水资源日趋减少的现状,很多地方开创了如中水利用等有益的水资源管理经验,一些发达国家还研发出如节水洗碗机等节水技术。对于这些经验和技术,我们要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学习借鉴并为我所用,有效促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开源”很重要,“节流”不可缺。在水的问题上,只有“开源”“节流”并重,才能迎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来源:搜狐新闻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