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位于澧水尾闾,洞庭湖西缘,区域总面积558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62万人。近年来,津市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常德市人大一号议案、市委一号工程,把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关爱民生、关注民意、关切民情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投入资金1.81亿元,强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整个工程涉及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集中区,受益人口达16.62万人,目前已经完工,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域覆盖的目标。
津市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三大战役”指挥部,下设饮水安全工程指挥部,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顾问、市委副书记任政委、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并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指挥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调度、统一协调。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对饮水安全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30个点村,实行联点包村机制,每名市级领导联系一个村,每名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各办一个点,着力协调解决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资金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调研,综合考虑生态、生活、综合效益,并结合津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貌、水文水情,制定了城区一片、乡镇两线的“一片两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方案,利用现有的白龙潭水厂和谢家堰水厂的水源优势和地理位置,联通东、西线各乡镇水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津市市坚持“一周一巡查、一月一督查、两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年底一总评”的工作模式,对改水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参与,全力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严格基建程序,严把质量关口,严格工程监督。强化整章建制,确保纵深推进。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制定出台了《津市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 来源:常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