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在哪?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那一带的水压,知道那里的供水是否正常。”7月19日,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地理信息部经理张莹熟练地用鼠标操作着电脑,点击屏幕上的一个小亮点,一两秒钟后,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当时的水压情况。“现在水压比较高,估计是上班时间,没什么人用水。”
小亮点一个个连成线,一条条线又织成网,显示出分布在地面以下的城市供水管网。张莹介绍,“小亮点”叫作节点,目前共有200多个,能够实时、精确地反映城市各个地点的实际供水数值。理论上,节点还可无限增加和扩展,从200个变成无数个,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供水调度部门可以实现城市点对点的精确监控。
而在之前,原有的电脑系统只能完成点对片的控制。张介绍,从1996年至今,柳州城市供水使用的是SCADA远程控制系统(也是电脑控制),它是通过分布在全市的15个观测点掌握城市各个区域的供水情况。这些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为7公里至10公里之间,描述的供水状况非常模糊。比如,有市民反映市中心五星一带的水压大幅度下降,楼上没水用。这时候,如果没有得到附近某处管网爆裂的反映,要查水压下降原因,只能将五星附近两个节点之间的近十公里管道、以及附近一片的管道全部排查一遍。“可以想像,那该多慢,工作量有多大!”
除了能精确地对城市管道进行实时监控,水利模型更大的能耐体现在为在建工程提供数据参数上。今年3月份开始,供水部门开始准备在沙塘设立加压泵站。用多粗的管道,加多大的水压最合适?为了得到相关参数,供水部门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收取信息,反复计算调整参数,花了3个月,“估”出了一个可能合适的数字:加压泵站的扬程(即水压)39米。数字是出来了,可它是否合适,大家都没有谱。6月底,专业人员用水利模型进行了测算,仅用两天就给出最佳结果:扬程22米到25米最合适。
技术人员介绍,如果按照人工算出来的数值进行施工,加压站附近的居民用水会“很着力”——洗澡时,过高的水压会打得皮肤生疼;同时,整个设备的运行成本,也会增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