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电 经过多年的运行及探索,黄平县逐渐形成了“建管分离、企业运作、水价多轨、三级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新模式,实现全县11乡镇农村饮水全覆盖,惠及农村群众16.5万人。
建管分离。黄平县通过申报和整合部门资金累计1.4亿元,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建设和改造,把各乡镇和相对集中连片村寨已建好的饮水工程移交给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有效改善“多龙管水”的混杂局面,实现“一龙管水”。目前,乡镇供水有限公司管理模式主要为“公司管理”、“公司+协会管理”。
企业运作。出台《黄平县乡镇供水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于2002年成立隶属于县水务局管理的黄平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该公司为黔东南州第一家、全省第二家纯企业性质乡镇供水公司,其人事、财务独立,内设总公司、分公司和水质检测中心。目前,该公司按片区管理划设4个分公司和1个水质检测中心,公司员工共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人。
水价多轨。乡镇供水有限公司经营水价分为四大类,即分类水价、阶梯水价、两部制水价和单独水价等。分类水价和阶梯水价主要针对工程用水;两部制水价和单独水价主要针对农村居民。目前,该公司所经营的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已达0.673万立方米,年供水230多万立方米,201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52.83万元,其中水费收入298.68万元。
三级管理。即县级监管、乡镇协管、企业主管。水质水源保护、公司运行、水价制定和收取、服务质量等由县级监管。乡镇供水公司在水网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与村民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及群众参管相关事宜由乡镇协管。目前,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