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属山丘村庄,吃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全靠各家各户引山泉水,一到旱天就没水可吃。如今,政府在村东打了个大口井,给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水源、水质都有保障,村里老少爷们打心眼里高兴。”东港区陈家山前村村民王颜兵说话间,拧开水龙头,看着水哗哗流进了缸里,满足感油然而生。
与王颜兵一样,该村还有247口人,都用上了洁净、安全的自来水。百姓多年心愿的实现,归功于2015年全市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实施。
2015年是日照市农村饮水“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市政府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难问题的决战之年。市水利局作为推进部门,自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全市吃水十分困难、急需改造提升的村庄进行摸底排查,并结合“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年急需解决的506个村、37万人的农村饮水建设任务。截至目前,506个村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共完成投资1.5亿元,37万群众告别“吃水难”。
让农民群众早日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一直是党委、政府的共同心愿。去年,日照市将解决农村吃水难问题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清单,今年又将其列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继续加以推进,并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不仅如此,今年市、县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列支3000万元用于日照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农村饮水安全也一直是部门关注的焦点。2月初,市水利局会同发改、财政部门转发下达了日照市“十二五”规划饮水安全投资计划,比往年提前了4个月。市财政及早下达3000万元的配套建设资金,各区县财政部门也相继落实了建设资金。3月份,所有项目县均完成了挂网招标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工。
工程建设中,日照市确定了“以水源定工程,按水量定规模,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优质水源,尽可能地建设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和管网延伸供水工程,提高供水规模、供水保证率,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为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区县水利部门在组织施工中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扎实抓好方案制定、进度控制、质量监管等环节,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从今年4月份起,市水利局对各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实行每周一通报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科学规划设计,严禁边建设、边设计、边变更,确保建成的工程设计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可行。”市水利局局长刘仲春说,不仅如此,他们严把工程管材质量,凡是未列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品、设备质量认证名录的,一律不予采购,从源头上把住产品质量关。同时,发挥好监理人员的作用,发动农村水管员和群众质量监督员,参与村内管网建设监督,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精品工程”。
水质是否达标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为此,日照市在岚山区、五莲县各新建了一处具备42项检测能力的水质检测中心,目前,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4个区县均已建成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对区域内农村供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