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黄河之利,宁夏以“塞上江南”的美誉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灌溉面积由19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60万亩,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引黄灌区以占自治区46%的耕地生产了70%的粮食,为全区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达到358.9万吨,与全国同步实现“八连增”。
据了解,黄河宁夏段缺少骨干调蓄工程,近40%的骨干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55%的支斗渠仍属土渠,中低产田还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升。南部山区近172座水库需要除险加固,蓄水供水效益不能正常发挥。据监测预计,正常年份宁夏2015年缺水近5亿立方米,2020年缺水达10亿立方米。在近期宁夏有效水资源量难以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靠用水量占90%的农业节水来解决缺水问题。
吴洪相介绍,首先,将抓紧开展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好灌区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百万亩高标准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等工程,完成全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初步构建起境内“南北配置、城乡统筹、丰枯补给”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其二,要尽快完成宁夏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制度,实现水资源管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其三,坚持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破解宁夏缺水问题的战略性和根本性措施,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加快形成与节水增效相适应的农田水利节水新技术。
同时,宁夏还将加快水资源优化调配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配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特大旱灾年,所调水量可以多向农业分配,作为应急水源以增加粮食生产。来源:慧聪水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