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版本的“管水到表”细则出台!街坊可与供水企业签订合同,委托后者管理社区内共用用水设施。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获悉,等物价部门制定出收费标准后,只要足够多的业主同意,就可以将共用用水设施移交给供水企业管理——那么问题来了,告别自来水管维护难,街坊愿意出多少钱呢?
为进一步规范广州供水用水市场经营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州市水务局拟联合推行2015版《广州市城市(居民)供水用水合同》、《广州市城市(非居民)供水用水合同》、《广州市供水用水设施连接合同》、《广州市(物管小区)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维护合同》、《广州市(单体楼)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维护合同》、《广州市(新建小区)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维护合同》6份示范文本。
记者了解到,“有物管小区、新建小区、单体楼住户”均可以按照合同将共用用水设施的维护职责转移给供水企业,当然自己得付出一定的报酬——合同的出台,也意味着广州版的“管水到表”细则面世。
记者昨日向市自来水公司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求证,证实目前暂时没有“有物管小区、新建小区、单体楼住户”移交共用用水设施给该企业——因为移交的费用标准都没有定下来,而这个标准不是由企业说了算,得靠物价部门来核准。
这也意味着,目前广州版“管水到表”处于“临门一脚”状态,只要价格定下来,街坊就可以多一种办法解决社会用水难题了。
需“双2/3”同意
当前,社区内共用用水设施维护需要得到100%街坊同意,否则,只要一户人不愿意给钱,其他人是不愿意为其买单的——这也是造成广州众多9层以下旧楼宇共用用水设施维护难的根本原因。
不过,记者从上述合同中了解到,广州版的“管水到表”细则出台后,对于这个门槛已经有所降低。
细则明确:只要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各种类型的楼宇都可以移交,让自来水公司“管水到表”。
爆管24小时修复
记者在上述合同中了解到,对于供水企业、居民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有明确的划分。
针对供水企业,合同要求:供水企业接到共用用水设施发生损坏的通知后,属爆管、水泵停运等影响居民正常用水的,应在24小时内修复;属渗漏、阀门故障等不影响居民正常用水的,应在48小时内修复。
此外,对处理期限内不能修复的,应当向用户说明原因,并确定修复时间。维修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应将维修结算费用及其构成在楼宇显眼处进行张贴。
收费标准待定
记者在合同中看见,收费标准一栏是空白的。按照合同,保养服务费用按每户规定金额收取;维修费用按用户共用用水设施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按实结算,按户平均分摊。
那么,街坊能承受多少钱呢?广东工业大学城市公共设备系主任梅胜举了一个例子:珠海从2006年推出由供水企业接管小区共用用水设施管理的办法,更能保证供水质量,用水成本每吨水增加了0.362元——至于广州街坊能不能承受这个收费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