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南水北调 陕西贡献”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办,陕西省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出席,接受全国50余家网络媒体采访。陕西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魏小抗介绍,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中线供水的70%来源于陕西。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源源不断的清水自丹江口水库北上送往北京、天津。其中,丹江口水库年均入库水量408.5亿立方米,其中近250亿立方米来源于陕西省汉江流域(约占入库水量的70%)。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地总面积6.2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中线水源地面积9.52万平方公里的66%。
近年来,围绕“一江清水供京津”的目标,陕西省水利部门立足陕南循环经济永续发展,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并重,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在推进水保生态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商洛、汉中、安康三市在工程建设方面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治理小流域51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2.08万公顷,新增林草措施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提高16.4%。通过修堤、修地、修渠、配套坡面和沟道水保工程,层层设卡,节节拦蓄,有效拦截了泥沙,控制了土壤流失。汉丹江7个水质监测断面年度监测水质稳定在Ⅱ类或Ⅱ类以上。
魏小抗表示,陕西省水利厅将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全面实施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水景观建设,实现“江堤标准化,水系生态化,景观优美化”三大目标,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新汉江,为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优质水源涵养条件,保障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清水碧波永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