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
实施五项整治实现“保十争五”
我市空气质量大多保持在优良状态,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然而雾霾时不时到来,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目前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尘类污染,也就是PM10和PM2.5这两个指标。
委员建议:监管扬尘油烟使用清洁能源
政协委员任义文建议,要加强施工扬尘监管,施工现场全封闭设置围挡墙,施工现场道路及材料加工区进行地面硬化、绿化或覆盖,对拆迁工地采用加湿法作业,以减少扬尘。市区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取密闭措施,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增加城市道路保洁频次。
任义文还建议,要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置管理,禁止垃圾随意露天堆放,严禁城市及周边地区废弃物露天焚烧。开展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督促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促使餐饮业油烟达标排放,同时规范大排档和烧烤摊的经营。
“为了防范雾霾,提升空气质量,我市应尽快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政协委员刘少华建议。
部门连线:加强五个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自去年5月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五个专项行动,陆续出台了《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六项措施》、《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及奖惩暂行办法》等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新措施、新方法。
接下来,我市将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空气质量“保十争五”的要求,加强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城区扬尘、城区焚烧垃圾及烧烤等五个专项整治行动,以及闽清建陶业,罗源湾、长乐钢铁业及周边煤电项目污染治理。
【垃圾清理】
清运生活垃圾时间应该提前
目前,福州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大多规定为早上8:00之前完成。市民在19:00丢弃的垃圾,次日早上才会被清运。
另外,我市建筑垃圾受纳场有限,乱堆、偷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在城区的一些背街小路或征迁空地,也存在着垃圾乱倒、垃圾成堆的现象。
委员建议:投放生活垃圾时间应有规定
政协委员蒋启文认为,我市可规定市民在每天18:00~20:30完成生活垃圾的投放,清洁工在20:30~22:30将生活垃圾全部运至中转站。
“要使垃圾分类投放逐渐成为公民的自觉习惯。”黄定杰委员建议,新建小区要规划垃圾回收站,并作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垃圾分类可在部分小区、单位、学校先试先行;可尝试建立垃圾回收处理补偿机制。
政协委员夏宁建议,对建筑垃圾的治理要探索出一条政府少投资、企业有效益、建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新路。对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项目和企业,给予相关贷款、税收和补贴方面的优惠。
部门连线:今年建设4个建筑垃圾处理点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玉坤表示,生活垃圾清运时间大多集中在夜间,个别地段垃圾桶较多,一次清理不完。问题大的地方,市市容管理局将予以研究。
关于建筑垃圾,我市今年的侧重点是对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在高新区、长乐、连江和新店建设4个点。
【水资源】
力争2018年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
2011年市政府对城区75条内河实施整治,把截污和景观改造作为整治的重点,明显减少了内河的污水排放量,使内河水质得以明显改善。但是,还有很多河道沿岸的拆迁拆违没有到位,截污不彻底,给后期建设及维护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委员建议:加强内河治理实行“河长责任制”
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继续做好内河两岸建筑物的拆违、拆迁和退距工作。在治理恢复水质的过程中,除减少排污之外,目前采用的引水冲污工程要落实到位,扩大冲污范围,还可建造可供植物生长的生态驳岸。
治理内河时,还可实行“河长责任制”,同时适当提高保洁员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并对管理的责任人建立考核和奖罚制度。部门连线:改造“四个周边”迎接青运会
记者从市城建委获悉,去年我市全力推动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开展新店、奥体周边、上下杭、火车南站、横屿等片区的内河整治,全年完成投资24亿元,已建成滨河绿道20公里。
今年,福州将结合旧屋区连片改造开展内河综合整治,正在整治或新开工河道将不再单独拆迁,而是随周边地块的改造建设分段实施。为了迎接全国青运会,我市将重点推动“四个周边”内河整治,即福州海峡奥体中心周边、交通枢纽周边、其他场馆周边、重要城市节点周边。接下来,福州还将重新布局南台岛内河水网。委员建议:没有清洁水塔应该予以处罚
政协委员黄定杰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一些老旧小区以及存在二次供水的小区,水塔清洁工作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没有履行每年至少2次的卫生清洁,有的小区二次供水清洁不规范。
黄定杰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管理监管和服务评测。自来水公司要加强、完善小区二次供水水塔的定期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改进和规范现有清洁、检查、取样、检测、报告、公布等程序。卫生主管部门要不定期对使用二次供水水塔的小区进行检查,对没有定期清洗的予以处罚。
部门连线:新建已建管网拟合二为一
“目前我们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小区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已经接收、负责全市2997个小区的供水,每年约有1.5万户用户实现“一户一表”。但在改造过程中,部分小区因为缺乏前期规划、管线设备资料,给维护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记者了解到,省住建厅正推动地方政府把各个小区里面的管网进行改造,合格后移交给自来水企业管理,同时建议将新建小区需要开发商建设的管网交由自来水企业。据悉,新建和已建的管网拟合二为一,全部由自来水公司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争取在2018年逐步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