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淄博:引黄为大武水源地省下5亿立方水 客水利用率仍不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8  浏览次数:479
        2014年,淄博市遭遇50年一遇的大旱,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今年9月淄博市平均降水71毫米,汛期(6月1日-10月1日)平均降水28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0%。秋日里的几场雨对于旱情缓解没有起到关键作用。淄博市目前客水资源利用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10月2日,淄川区寨里镇土山峪村一座大山的半山腰,71岁的王大爷到深约3米的泉底中取水。王大爷告诉记者,去年这里泉水多,溢出的泉水一度顺着山路流淌。今年由于大旱,这眼山泉基本枯竭,他每5天就要来此挑一担水。记者 常萍 摄


    淄博已累计利用黄河、长江水10亿立方米
  10月7日,记者从淄博市水文局采访获悉,今年1月1日-10月1日,淄博市累计降水35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0%,比去年同期少47%,为1990年以来同期最小值。目前,淄博市5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09亿立方米,比汛初(6月1日)减少蓄水3965万立方米,比去年少蓄1.11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少蓄2010万立方米,为2003年以来同期最小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采访了解到,引黄供水工程通水运行以来,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根据用水需求完善配套管网,供水管线由2001年通水时的40公里增加到目前的130多公里。工程自通水以来,至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供水8.86亿立方米,供水区域覆盖高青、桓台、张店、临淄、周村两县三区及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用户包括大型企业等,为淄博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客水资源保证。截至目前,工程供水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日,已累计完成供水近10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达99.5%以上。
  梳理一组数据不难看出,开发利用客水资源、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是解决淄博水量性缺水的根本途径。
  今年5月26日-6月4日,淄博市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再次引长江水502万立方米,加上去年11月工程建成通水时引水1002万立方米,先后共计完成引长江水1504万立方米,圆满完成省里下达的本调水年度引水任务;6月28日-7月4日,引黄供水工程向桓台县调引生态水160多万立方米,至此本年度已通过引用客水向桓台县生态补源740多万立方米。2001年引黄供水工程通水以来,淄博市通过引黄供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累计综合利用黄河水、长江水近10亿立方米,客水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日益彰显。

引黄供水工程通水后,大武水源地减少开采量近5亿立方米
  近年来,引黄供水工程和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的通水运行,有效缓解了淄博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涵养了地下水源,改善了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9月30日,淄博市水资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效利用客水改善了淄博市的投资环境,为淄博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为许多大项目提供了水资源保障。目前淄博市大的工业项目水资源论证,基本是以黄河水为水源。
  客水的高效利用缓解了淄博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涵养了大武水源地。
  引黄供水工程通水运行以来,在淄博市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确保淄博市有旱象、无旱灾。同时,黄河水的引入置换出大武水源地地下水,使大武水源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引黄供水工程通水运行后,已使大武水源地减少开采量近5亿立方米,得到了休养生息。经多年涵养,目前大武水源地地下水位已稳定保持在20-30米左右。
  除此之外,分23次向桓台县城区景观河道调水4686万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红莲湖公园二期如期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的通水运行,将淄博市与国家“南水北调”、全省“西水东调”工程联系在一起,纳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水资源平衡体系,使引黄供水工程成为担负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4种功能的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在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作用。

客水闲置与地下水超采仍是监管难点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以来,淄博市近几年的黄河水监测用水量逐年递增,地下水用水量逐年递减。
  2013年的黄河水工业用水配置出现瓶颈,总用水量增幅变小。据了解,2013年淄博市的地下水开采量首次未超省厅下达的分类控制指标,主要原因是2013年属于降水偏丰年,农业灌溉地下水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淄博市的客水闲置问题与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是水资源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
  国家目前分配给淄博市黄河水年用水指标为4亿立方米,2013年淄博市实际引用黄河水2.9亿立方米;长江水年引水指标为50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3年11月份通水期间,实际引用长江水1002万立方米。
  淄博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淄博市引黄工程批复设计总供水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由于二期工程一直未开工建设,目前工程供水能力只能达到设计规模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分配给淄博市引黄供水工程引用黄河水的指标存在明显的闲置情况。
  除此之外,供水成本高也是导致配置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供应黄河水的价格为2元/立方米,目前提高到了2.5元/立方米,企业难以承受用水成本的上涨。
  记者从淄博市水资源办采访获悉,淄博市为组群式城市,城市布局分散,各企业多以就地建自备井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各企业由地下水改用黄河水,需要对用水工艺设备进行改造,加之厂区内供水管网的配套工程必须有投资和建设工期,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成本。因此,受经济因素、地势条件制约,客水的利用率仅有70%。当前,既应该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行政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价格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动员相关企业从长远利益、战略眼光出发,用足用好客水。
  目前,淄博市每年有4亿立方米黄河水、5000万立方米长江水的客水资源可供支配利用。2030年后,长江水引水指标还将增加到每年2.2亿立方米,水源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