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高点谋划大水利 迎难突破惠民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1  来源:襄阳日报  浏览次数:527

襄阳目前正快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作为息息相关的水利事业如何有所作为?“在全市的大框架下,我们水利部门确定了以建成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核心示范区为总揽,突出防汛抗旱中心,侧重生态水利、民生水利,为襄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014年上半年,市水利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亮点频频,局长邹洪成告诉记者,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对照年初制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再解决20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小清河防洪治理及景观工程,启动实施“九水润城”规划……

高点谋划,硕果累累

《孙子兵法》曰:“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高点定位、谋划全局,才能科学发展。没有高点定位的考虑,没有谋划全局的胸襟,就不可能做好当前工作。

高点谋划,为持续前进打下坚实基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项目、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一个月时间连续两次来襄调研,国家层面将启动汉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总投资30.92亿元的水利工程改造和生态修复补偿规划项目已进入省级规划笼子。副省长梁惠玲、水利部副总工庞进武先后察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有望今年年底开工建设。同时,编制完成了《水利现代化核心示范区规划》、《“九水润城”规划》等12个综合性、专业性规划。围绕各类项目规划,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共争取灌区续建配套、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建设等79个项目、总投资6.5亿元,并拉动建材等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点谋划,防汛抗旱工作高效有力。全面落实全省、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市长别必雄等省市领导先后带队检查防汛抗旱工作,明确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重点,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构筑了市、县、镇三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高规格指挥体系。市防指派出10个检查组,指导各地整改隐患并进行了回头看。率先在全省启动小型水库防汛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解决易旱区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资2.5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90%,疏挖衬砌渠道1906公里,改造维修泵站189座、新建泵站113座,机井完成448口,堰塘整治完成657口,社会各界、易旱区域群众的反响较好,受到了省水利厅、省防办的肯定。全力抓好引丹灌区抗旱保灌工作,在引丹渠首架设启动30台水泵、流量20立方米/秒,5月9日至9月上旬累计提水1.7亿立方米,有效保证了灌区55万亩水稻灌溉和60多万人饮水安全。

高点谋划,突出抓好“国牌”创建工作。从获取信息到申报成功,短短三个多月时间,2014年5月下旬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不仅充分彰显我市的比较优势,也充分说明水利部门精细高效、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同时,全面实施“九水润城”战略规划,打造防洪通道、景观廊道、生态河道”三位一体的城市水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取水许可管理、节约用水管理不断强化,为我市早日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高点谋划,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建成各类供水工程71处,共计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03万人,占政府十件实事目标任务的100.13%,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已提升到84.57%。前不久,水利部蔡其华副部长来襄检查工作,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539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占全市水库总量943座的57.2%,防洪标准和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提高。我市水利建设进度跃居全省前三位,摘除了一直困扰我市水利建设“后进帽子”。同时,突出“以水促粮”、“农民增收”,主攻小农水,大规模推进“田间渠系通畅、抗旱水源修复、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捆绑推进、当家堰塘整治”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旱涝保丰收面积9.5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2.16万亩,为夏粮“十一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迎难突破,亮点频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先后就防汛抗旱减灾、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本建设等工作做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市水利局迎难而上,注重实效,今年上半年以来,水利亮点频现。

迎难突破,争取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9亿元。截至目前,已争取各类水利项目79个、中央和省级投资5.2亿元(中央投资4.58亿元,省投资0.62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7.8%。

迎难突破,再解决20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建成各类供水工程71处,及时解决高新区明德小学等19所农村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共计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03万人,占政府十件实事目标任务的100.13%,占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的61.6%。

迎难突破,完成《解决易旱地区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共投资2.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疏挖衬砌渠道、改造维修泵站、堰塘整治等都取得实效。

迎难突破,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小农水工程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计完成23座中型、259座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其中完成9座中型水库分部工程和259座重点小(2)型水库主体工程验收,并完成216座一般小(2)型水库初步设计审查。全市小农水改革扩面推广已全面展开,引丹、三道河、熊河、大岗坡等4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总体完成年度任务90%以上。

迎难突破,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市政府成立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领导小组,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书,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印发了《襄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完善了考核办法,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迎难突破,小清河城区段(三桥-四桥)防洪治理及景观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总投资1.47亿元,完成土石方71万方,左岸新建邓城排洪闸已完工,新修和加固堤防7公里,新建雷诺护坡3.5公里,河道清淤退岸2.5公里,完成总体形象进度45%。

迎难突破,积极实施“九水润城”规划。汉江-南渠-护城河水系连通工程8个标段,四、五、六、八标已开工建设;红水河-普陀-大李沟水系连通应急工程及大李沟景观坝,目前,正在协调工程用地问题,工程招投标准备工作正抓紧进行。现代渔业建设有力推进,完成了4个水产生产基地现代化改造任务。

民生优先,成效显著

水利工作与民生密切相关,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防汛抗旱减灾夺取连胜。近几年,我市水旱灾害交替发生、频繁发生,面对大洪大旱的双重威胁和双重压力,全局上下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超前部署,有力应对,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防灾抗灾中的骨干作用,夺取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防洪减灾效益达47.68亿元,解决了102.31万群众因旱饮水困难,完成抗旱浇地794.58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5.74亿公斤,为保增长、保民生、保丰收、保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年行动计划开局良好。深入全市七大易旱区开展调研,制定了全市《解决易旱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2.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

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11.6亿元,解决了283.21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规模和速度居全省首位,作法和经验得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的肯定与推广。完成539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标准和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提高。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目前已有479座完成设备安装。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夏粮生产“十一连增”、巩固百亿斤粮食大市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迅速。我市成功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取水许可管理、节约用水管理不断强化。

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显著提升。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清理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126项,涉水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审批项目由35项精减为7项,办理时限平均缩短3天以上。落实水利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水库蓄水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水利安全监督和项目稽察,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水利改革创新有力有效。小农水管护体制改革15个试点已结束,正在扩面推广,老河口、南漳被列为全国、全省试点。率先在全国开展公开水域的捕捞权拍卖,成功拍卖汉江干流崔家营坝下11公里江段5年捕捞权,积极推行渔业资源捕捞权市场化运作机制。

水产养殖助力农民增收。全市水产养殖放养面积73万亩,已形成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的水产板块基地10万亩,优质水产品出口原料基地5万亩,其中小龙虾、甲鱼、网箱养鳝、冷水鱼、热水鱼、?鱼等特色养殖面积达20万亩、总产值1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突出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广先进水产技术和名优产品,实现了水产技术服务信息化网络的全覆盖。已建成9个部级、13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健康养殖面积21.8万亩,优质渔业全省领先,全市渔业总产量18.91万吨,产值31.41亿元,每年为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95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