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节水改革“点燃”市场激情 水务公司价值亟待重估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次数:543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体污染十分严峻。目前,许多城市缺水情况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因此“绽放”的水务市场又将经历怎样的洗礼呢?


  
  节水改革“点燃”市场激情 水务公司价值亟待重估
  
  水权交易:市场化手段节水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之下,业内人士分析,节水或将成为“水十条”政策当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待“水十条”政策划定用水总量指标之后,政府或将进一步推进供水端阶梯水价改革并加快排水端污水资源化改造,市场化的节水手段将逐渐替代现行的行政节水手段。
  
  众所周知,我国即将启动的水权交易,不同于之前政府之间私下相互协调、各地进行的水量转让的尝试,而是在国家赋予地方使用权的基础上,用水单位将结余取水额度转化为交易指标,在特定市场中流转的机制。水权交易能够迫使用水单位考虑用水的机会成本,从而主动节约用水。
  
  同时,水利部还部署了水权试点的实施步骤,明确宁夏、江西、湖北重点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的基础上,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农村土地确权等相关工作,探索采取多种形式确权登记,分类推进取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明确内蒙古、河南、甘肃、广东重点探索跨盟市、跨流域、行业和用水户间、流域上下游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模式。
  
  水权交易制度有利于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向效益更大、效率更优的方向流动,也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
  
  对此,专家预计,伴随地方政府节水压力逐渐加大,水价调节、水权交易和污水再生等市场化节水手段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
  
  节水倒逼阶梯水价 打开水厂盈利空间
  
  一边是缺水严重,一边是水严重浪费。那么,调整水价能否倒逼出公众的节水习惯?
  
  为了倒逼节水习惯,近年来,我国一部分省市已通过修订法规条例、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分行业、分级别对用水大户实行“阶梯水价”。经济调节这根杠杆能否真正用到实处?
  
  据了解,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湖南省长沙市,是较早通过修订法规条例的方式,实现“阶梯式”、“累进式”水价管理的城市之一。
  
  早在2008年,该市通过修订《长沙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对“节约用水管理”首次单列一章表述,其核心内容就是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制度。根据该《条例》,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城市供水能力、用水定额和非居民用户近三年平均用水量等因素,在每年年底前核定各非居民用户的用水计划。非居民用户应按照下达的用水计划指标用水,超计划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该市对洗车、洗浴、游泳、水上娱乐等高耗水行业,管得更严。4年前修订的这一条款规定月用水量超过500立方米的车辆清洗点,必须安装、使用循环用水设施,否则面临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比长沙更早,追溯到2001年,上海就开始试点分类型对耗水大户实行定额用水。
  
  “经济杠杆可以‘逼出’用水大户的节水好习惯。”上海市沐浴行业协会会长施有毅介绍说,在上海宝山区的130多家洗浴企业,近年来集体改装了一种雾化喷淋龙头,这个小改变,就是受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而最终引入的高科技设备,为门店每日节水近五成。
  
  污水资源化将获更多动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污水回用在经济性和资源充足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随着应用水指标收紧和水价提升,污水资源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污水处理厂有望通过再生水业务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
  
  另外,PPP模式已经被认为是落实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较好载体。推行混合所有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的重要举措,让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投资和运营。8月27日,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试点项目推介会,首批推出1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875亿元,其中有多个供水安全和污水处理项目。
  
  此外,污水管网市场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提升管网的建设运营效率。虽然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但是污水管网的建设运营仍然以国营为主。我国的污水处理市场是典型的厂网分离,这就导致了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为82.6%,截至2013年底,“十二五”规划全国新增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完成50.5%,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58.9%。
  
  同时,污水管网投资规模要略大于污水处理厂,这意味着,如果国内的污水管网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目前的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翻番。
  
  因此,众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水务公司获得估值和盈利双提升机会。无论供水端的阶梯水价改革还是排水端的污水回用改造,都能够大幅改善水务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水务公司创造估值和盈利双提升的契机。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率先受益企业或包含以下水务“诸侯”:
  
  1、碧水源:合资公司进入收获期平台价值开始显现
  
  中报符合预期,合资公司项目集中上马,外埠业务收入大幅提升。业务结构微调,综合毛利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津膜科技:变革不断推进业绩持续改善
  
  公司是水处理大行业中“小而美”的公司,膜法水处理是行业大趋势的适应者,公司战略思路清晰,并购及大订单弹性大,股权激励将充分释放公司潜能。
  
  3、国中水务:再获一厂并购加速
  
  持续推行投资并购战略,努力成为水、大气污染、固废等领域的环保产业系统服务提供商,非公开发行有望加速战略转型。
  
  4、兴蓉投资
  
  公司依托水务资产雄厚的业绩基石,紧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大力促进环保新兴产业发展的契机,积极延伸环保产业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