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存在矛盾、防汛防台还有难点、水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提升、……这些都是区水务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收集到的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水务实际问题。但在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政策、规划、业务支持等方面的瓶颈。怎么办?一条市区联动、上下对接的新思路逐渐形成。经过梳理汇总,区水务局列出了15项最迫切需要市与区联手解决的水务民生问题,涵盖规划、供水、排水、水利(防汛)和水行政执法等方面,主动同市水务部门对接,争取上级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这一上下对接的新思路,也引起了市水务部门的重视,他们同样希望与基层联手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并推动第二批活动的开展。
几个月内,市局各主要领导均来嘉定了解情况、进行沟通。目前,嘉定提出的问题得到逐一答复。不少原本前行缓慢的“轱辘”由此飞转起来。有的问题得到了较快的解决。比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翔镇和安亭镇的居民生活用水有些跟不上节奏。就连黄渡大居的施工,也因为用水问题而放慢了速度。经过上下对接沟通,市水务局负责加快协调泰和水厂扩建项目,预计11月就可开工,建成后每日可增加20万吨的供水量;陈翔路泵站改扩建项目也将于9月开工建设。同时,协调市城投、市北自来水公司制定临时方案,缓解嘉定南部地区的用水矛盾。针对黄渡大居施工的用水问题,市水务部门又指导嘉定一方面加快推进安亭水厂三期5万吨扩建工程,另一方面,施工取水利用周边盐铁塘河道,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又比如,嘉定的水环境受到违法填堵河道、超标排放、乱排放等违法行为的困扰,造成水质差、群众直接观感不佳等问题。区水务执法人员主动打响截污纳管“攻坚战”,把全区718家污染源企业全部纳管,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开展联合执法。7月中旬,市水务执法总队和区水务局联手,对全区重大在建工地有无填堵河道情况、排放污水水质及雨污分流情况等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取得实效。更可喜的是,市、区还共同制定了联合执法方案,加大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力度,并使之常态化。有的问题,虽因规划、建设周期等原因不能立竿见影解决,但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去年汛期,嘉定有不少地方可以“看海”,区水务局立即加大力度改造区内积水点和下立交。
建设圩区、加装窨井防坠网等,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根据嘉定反映的情况,市水务局结合全市“十三五”水务规划修编,确定远期加快推进嘉定外围强排工程建设,中期加快嘉宝北片防汛除涝规划工作,近期加快嘉定圩区建设审查速度,并指导区水务局推进项目建设。根据相关要求,嘉定将于明年底前建成投运污泥处理设施,目前拟用“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技术”处理。对此,市水务局对嘉定的规划方案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行业审核。在此基础上,市水务局还将配合市发改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