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点,随着郑州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张可欣的一声令下,位于郑州市东南部的刘湾水厂内高压泵开始工作,这标志着刘湾水厂正式投产。
投产后的刘湾水厂,每天将有5万吨的自来水注入城市管网,郑州市区东南部供水紧张局面将会缓解。
刘湾水厂提前3个月通水
初期日供水5万吨
按照计划,刘湾水厂将以南水北调水为“原料”,日供水40万吨,是郑州供水量最大的水厂,于10月底通水。但因市区供水压力大,不得不提前启用。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走进刘湾水厂,这里看起来还像一个大工地:厂区内的道路高低不平,还没有经过硬化,因为要洒水降尘,有些地方还很泥泞。
“现在工厂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可以满足提前3个月通水的要求。” 刘湾水厂厂长韩晓峰说,其实这几天已经在生产自来水,不过成品自来水还没有进入城市管网。
“通水后,刘湾水厂每天为郑州市自来水管网输送5万吨自来水。” 张可欣介绍,因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还没有流到郑州,刘湾水厂的原水来自郑州尖岗水库,通过生态水系管网进入刘湾水厂。
据了解,此次启用备用水源后,原利用生态水系系统的景观用水如金水河、熊儿河、十八里河等河道水量将会减少。
目前,郑州市城市自来水日供水缺口10万吨,刘湾水厂可以解决5万吨,还有5万吨的缺口如何解决呢?
“我们已经制定了解决方案。”张可欣说,另外5万吨的缺口由市区其他几个水厂分担。
刘湾水厂水质如何?
符合国家106项标准
原水经过配水预氧化池、反应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沙滤池的层层处理,进入全地下的清水池,最终通过吸水井,加氯消毒后进入城市供水管网。
为了保证自来水的质量,郑州市卫生局对刘湾水厂供水流程进行全程监督,生产的成品自来水经过多日的检测,出厂水质已经达标,符合国家106项标准。
缓解郑州南部用水困难 中心城区供水压力也会减小
郑州市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一直以来,由于郑州市自来水95%以上使用的是黄河水,现有水厂建设均设在城市的西部、北部区域,随着郑州市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急剧增加,南部高地供水管网末梢区域水压不足问题越来越明显。
“刘湾水厂位于郑州市东南部区域,刘湾水厂通水后,改变了郑州南部无水厂的现状。”张可欣说,这将缓解郑州市特别是郑州南部区域出现的用水困难,郑州市区形成南北互补的供水格局,分布更加均衡。
刘湾水厂通水后,供水系统将与郑州市区供水网络互联互通,在黄河水或南水北调水水源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分别从不同水源点互相调配,有效提高郑州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
据了解,随着刘湾水厂供水量的增加,该水厂可以兼顾龙湖镇以及南部区域的未来发展,郑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压力也会随之减小。
年底满额生产后 市区供水紧张问题或可解决
日供5万吨的自来水能缓解航海路以南、嵩山路以东区域的供水紧张情况,但能不能彻底消除紧张状况呢?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宣传处处长贺春飚说:“丹江口水库水源能按照计划顺利进入刘湾水厂,同时,今年年底,刘湾水厂进入日产40万吨的满额生产状态后,预计郑州市区将无低压区,供水紧张的问题将可以解决。”
为了跟上城市发展,郑州市计划2014年以前在航空港区新建3座水厂,项目建成后日供水量可达到6万立方米,除了能有效解决该区域供水问题,还有望“反哺”市区。
“‘反哺’市区的还有荥阳罗栋水厂,除了给荥阳和须水供水之外,还担负高新区的一部分供水任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贺春飚说,按照规划,到2020年,郑州市还将建设侯寨水厂、桥南水厂、龙湖水厂和须水水厂,使郑州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214万吨。
自来水变浑浊莫慌张
郑州市南部之前没有水厂,自来水在管道中的流向是由北往南,但是刘湾水厂地势较高,通水后水流方向和流速发生变化,有可能使个别区域的自来水出现短暂浑浊现象。
“我们的担心主要是铺设老旧管道的小区。”贺春飚说,由于管道使用时间较长,管道内壁上会有微小的附着物,会导致自来水变浑浊。
对此,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在全市主干管网预置了20个放水点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自来水变浑浊,会第一时间进行放水处理。
如果市民家里的自来水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贺春飚说,碰上这样的情况,市民不必紧张,可以打开水龙头进行短暂放水。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市民可拨打供水热线0371-67680000反映,自来水公司已经组织了10支机动队伍,随时应对自来水变浑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