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阜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解决了群众“吃水难”。但点多面广的供水网络,常有跑冒滴漏和故障出现,一遇用水高峰,抢修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用水。2013年6月,阜南县试水市场化运作,成功拍卖两个水厂经营权,这不仅放活了水厂经营权,还促进了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良性发展。
水厂管理方面的烦恼
“自从水厂建好以后,我们吃水就不成问题了。”聊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阜南县于集乡张楼村村民张建军兴奋地说,“就连去年大旱期间都没断水。要是在往年,每天还得跑三四里路,到乡政府大院去拉水吃。”
张建军所在的于集乡地处沿淮岗坡地带,地下水埋藏较深。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这里一遇大旱,群众的小口井就打不出水。2012年10月,设计供水能力3.4万户的于集中心水厂投入使用,这一带群众的吃水问题从此有了保证。
截至2013年年底,阜南县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1处,供水人口40余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阜南县政府规定水费计收只能“保本经营”。
尽管县里落实了水厂管理人员,县财政也专门设立了工程运行维护基金,但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供水,无论是管理力量,还是工程运行维护基金,都可谓是杯水车薪。“一遇供水高峰期,抢修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站长张广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