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积极拓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使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从无价到有价的转变。
据湖南省环保厅排污权交易中心主任吴小平介绍,截至目前,湖南省已对试点范围内的1100多家企业分配核定了初始排污权,其中有近900家企业缴纳有偿使用费,累计收缴有偿使用费4500万元,缴费企业比率达到80%。
政策推开市场大门
早在2008年底,湖南省就在长沙先期试水,10余家企业参加了交易所首场排污权拍卖会,长沙矿冶研究院以11.648万元的总价,获得长沙造纸厂委托拍卖的2009年52吨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指标。
这对当时的湖南来说是一个创举。此前,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此次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排污权拍卖等经济手段,使排污权成为有价商品。
2011年4月,湖南省正式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选择在长株潭区域内的化工、石化、火电、钢铁、有色、医药、造纸、食品、建材行业推行排污权交易试点。
截至目前,湖南省共完成市场交易145笔,相对于前两年,今年交易量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