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湖南株洲:保护饮用水源地从源头抓起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2  来源: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199

  “变色龙”“臭水渠”“牛奶河”……这些都是过去霞湾港的标签,而离它不远的下游就是湘潭市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混合着上游清水塘工业区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汇合于此,排入湘江。而湘江则是株洲市生活及工业用水的唯一水源地,也是人口、城镇、产业的高密集区,生活及工业废水排放的最终接纳地。

  由于超标排放等原因,霞湾港的底泥中汞、镉、铅、砷等重金属严重超过国家土壤污染标准,这个湘江一级支流成为湖南最大的工业排污口,也成为威胁长沙、湘潭两市群众饮水安全的重大隐患。

  霞湾港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约12.28公里。不到10米宽的河床内,河水泛着微微的黄色流入湘江。“自从综合整治后,现在这里干净多了,以前这里的水都是五彩的,上午、下午颜色都不一样。”株洲市环境监测站陈秋荣说。

  今年6月,投资1.13亿元的霞湾港综合治理一期底泥工程完工,共清理河道底泥4.9万立方米,处理废水4.75万立方米。整治后的霞湾港,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全部截流,减轻了排入湘江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排放量也由过去每年3000万吨减少到现在的1000万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