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水价缺乏监管,定价随意又混乱,低收入租户却承受高水价,如此不公平现象由来已久。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称,此情况已引起省、市有关部门重视,广东省物价局正在研究制定规范标准,而深圳市也将采取措施保证租户合法权益。
正如发改委答复和政协委员提案中所述,城中村水价之高、定价之乱,房东责任首当其冲。南都去年进行的关外城中村水价调查发现,在实行阶梯水价后,城中村水价涨势凶猛,莫说已算高价的5元/吨,7-8元/吨的单价也普遍存在。而在所提到的6种因素中,除去模棱两可的“用户本身用水太多”的描述,涉及房东的因素便占去4项。
房东涨水价,首先是规避麻烦。阶梯水价标准相对复杂,相比原本的统一定价,多为原住民的房东“搞不清楚”,同时也懒得计算,索性就按最高一级定价,然后再向上加价。另一方面,阶梯水价需要抄表到户,相当于部分城中村依然一栋房一个总水表,改变现状需要房东组织去申请,费劲又无利益可图,索性维持原样然后水价自然上涨。
同时,房东当然也在追求利益。事实上在关外一、二手房东眼里,除房租以外,水电价本身就是谋利的重要方面。“我们都知道这潜规则”,一名二手房东便如是说道。城中村楼栋很多,本身情况复杂,房东相对于租户往往处于优势。官方每次调整水价标准或方式,反映到房东处就只有一个结果———涨价。一家涨价家家跟进,嫌价高你就搬走。相比于房租,水价再涨毕竟是小头,不少租户就这样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