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治理地下水污染应创新制度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217
  近来,我国地下水资源水质恶化的状况令人堪忧,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问题形成的原因来看,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渗滤液、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引起的地表水污染,都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然而,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一些企业直接向地下排放污水。日前环境保护部组织的排查发现,有多家企业存在利用渗井、渗坑或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排放、输送或者存贮污水的违法问题。
  
  黑幕终于暴露于阳光之下,然而,深层次的忧患仍值得深思。细究起来,地下水染污背后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已难以通过简单的办法进行根治。调查发现,除了违法成本过低、执法力度不够,造成有的企业宁愿交罚款继续排污外,利益关系的盘根错节,也使得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某些排污企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对本地经济发展往往有一定“贡献”,甚至企业“排污费”成为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头费”,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使一些地方政府有意保护排污企业,也使个别基层环保部门对企业排污睁只眼闭只眼。
  
  上述问题表明,治理地下水污染,必须在加强和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推动重拳治理的同时,推动制度机制创新。比如,企业排污,不仅要追究企业责任,对于监管的不到位,也应追究相关责任。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理污染,使一切违法排污的企业都能够被强力追责,真正给宝贵的地下水资源撑起“保护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