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赔付,一直以来是困扰地方主管部门及受害群众的烦心事。不过,随着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责任险(下称“环责险”)的引入,一个更为妥善的解决渠道正展现在公众面前。
近日,青岛市环保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地12家企业正式进入第一批试点购买环责险名单。同时,该部门还公示了环责险保费、赔偿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方式。这意味着,青岛已经成为全省第一个试水环责险的城市。
“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二批61家试点企业,计划在7月底完成第二批试点企业的投保签约。”24日,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黄洁清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政府准备用2到3年的时间将环责险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不过,作为目前仍由政府主导推广的险种,环责险的推进尚存诸多难点。
“这个险种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目前的保费门槛较低,但由于企业认识不足,保险公司无利可图,这一险种发展滞缓。”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环责险的发展,还要做到政府政策扶持、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保险行业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完善。
近日,青岛市环保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地12家企业正式进入第一批试点购买环责险名单。同时,该部门还公示了环责险保费、赔偿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方式。这意味着,青岛已经成为全省第一个试水环责险的城市。
“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二批61家试点企业,计划在7月底完成第二批试点企业的投保签约。”24日,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黄洁清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政府准备用2到3年的时间将环责险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不过,作为目前仍由政府主导推广的险种,环责险的推进尚存诸多难点。
“这个险种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目前的保费门槛较低,但由于企业认识不足,保险公司无利可图,这一险种发展滞缓。”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环责险的发展,还要做到政府政策扶持、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保险行业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