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从水厂变化看上海用水变迁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23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556
  金基刚是上海市临江水厂的一名老系统净水工,她对面墙上是一架水质监控仪器,每隔一会儿,她都会习惯性地瞄一眼上面的数字。1月21日上午10点,原水浊度一栏的数字是15。自2011年4月份临江水厂接通青草沙水源地的原水之后,这个数字就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此之前,这个数字总免不了上下剧烈变化。
  
  1997年临江水厂刚建成时,金基刚就已经入厂。那时候,水厂水源地还在黄浦江上游。金基刚回忆,那时候她用原水做实验,浊度有时候能达到100多度,而现在最多30度。
  
  “换水之后,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加的药少了。”临江水厂副厂长姜伟毅所说的“药”,是原水进厂以后加的混凝剂、次氯酸钠和硫酸铵,分别用以去除浊度、消毒、氧化。净水工实时监控水质,并根据指令调控药剂的投放。他告诉记者,还在使用黄浦江上游原水时,仅在混凝剂这一项,每千吨大约要投放20公斤左右的药剂,而目前,平均投放量在12公斤,比原来少了近一半。
  
  据介绍,原水浊度的数字越小,说明水质越清澈。按照自来水新国标,出厂自来水的浊度至少应在1个NTU以下。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水质中心经理孙坚伟告诉记者,临江水厂输出去的自来水浊度,则在0.07至0.1个NTU之间,称得上优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