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解读备受关注,滇池治理的定位是备用水源,不能买船开进滇池等元素让市民耳目一新。那么,滇池治理近期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新行动?取得了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昆明市政府将如何执行新《条例》?记者就此采访了分管滇池治理的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
3年后实现“三个基本”
记者:滇池治理近期目标是什么?
王道兴:滇池的治理目标有长有短,中长期结合,长期来说,滇池的定位是备用饮用水源,近期来说,昆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也就是3年后,滇池治理的目标要实现“三个基本”,即:滇池草海湖体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Ⅴ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湖体消除由大规模水华暴发引起的水体黑臭现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
这样的目标并不低,将按照“滇池防治工作领导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资金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治理工程只能加快,不能放慢”的要求,围绕《滇池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规划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十二五”滇池治理目标顺利实现。
3年后实现“三个基本”
记者:滇池治理近期目标是什么?
王道兴:滇池的治理目标有长有短,中长期结合,长期来说,滇池的定位是备用饮用水源,近期来说,昆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也就是3年后,滇池治理的目标要实现“三个基本”,即:滇池草海湖体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Ⅴ类,外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湖体消除由大规模水华暴发引起的水体黑臭现象,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
这样的目标并不低,将按照“滇池防治工作领导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资金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治理工程只能加快,不能放慢”的要求,围绕《滇池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五”规划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十二五”滇池治理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