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为公司授牌并讲话,市水投和市水务资产总量今年预计达1000亿元
据重庆日报消息 11月7日,整合全市国有水务资产的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我市继实施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务项目建设运行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后,面对新时期新任务的又一次改革创新,标志着重庆水务行业正式迈入“大水务”时代,形成了统一规划、城乡统筹、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市长黄奇帆为市水务资产公司授牌,市领导胡健康、凌月明、杨天怡参加授牌仪式。
市水务资产公司是市政府设立的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经营和管理的新型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对市水投公司、市水务股份等企业依法行使国有股东职责。作为财政性项目的“总平台”、“总账户”、“总业主”,市水务资产公司将承担全市重点水源、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大江大河治理、地方水电骨干渠系工程等城乡水务的建设管理任务,并形成集源水、供水、排水、水电及相关水利设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整合具有里程碑意义
黄奇帆说,市水投公司和市水务股份整合重组,成立市水务资产公司,是重庆国有企业资产运作、体制调整促进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战略举措,是重庆水利建设和水务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去年,市水投和市水务资产总量达到800亿元,今年预计会达到1000亿元,这意味着重庆多了一个世界500强级的企业。
黄奇帆说,这些年,市水投公司和市水务股份对重庆水务事业和水利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前,全国43个重点城市水质量考核评比中,重庆排名一直在倒数几名。2002年初,市水务公司资产只有20亿元,其中就有13亿的坏账。此后,市政府着力推动水务公司的资产重组,通过调整水价、资本注入、与外国水务公司合资合作,使公司逐步走上正轨,到2008年成功上市,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水务上市公司。随着水务公司的发展壮大,不断加大水环境治理和地下管网建设力度,使重庆水质量明显提升,这段时期也成为重庆历史上水质量改善最快的一段时期,2007年以后,重庆自来水的质量就稳居全国43个重点城市前五名。
2003年前,全市水利投资一直比较少,1950年至2000年这50年的水利投资总和没超过100亿元,欠账严重。“十一五”期间,我市未雨绸缪,五管齐下扶持水投公司发展,大幅增加水利投资,达到380亿元,极大地弥补了历史欠账,改善了长期存在的工程性缺水状况,大大提升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近几年西南地区连续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涝灾害,不少省市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重庆却总能有惊无险,平稳应对。
整合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黄奇帆说,水务和水投的整合重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统一全市水务规划、统一运作工程项目、统一运作资金,实现“三统一”,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水务集团,统筹全市的水规划。“十二五”期间,市水务资产公司要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力度,投资总额将达到800亿元,力争提前五年实现2020年的水利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用水量的增长,大力提升区县城、乡镇、农村的自来水水质,使之达到主城的水平,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
解读
避免同业竞争 两巨头所获资金统一调配
在授牌仪式上,重庆国资委负责人宣布相关人事任免:重庆水务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武秀峰任重庆水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重庆水利局局长朱宪生任总裁。武秀峰表示,两大集团将在母公司的统一规划下,独立运转。
武秀峰表示,新公司将肩负起探寻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任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同业竞争。虽然重庆水投目前涉足的供排水业务不大,但却与水务集团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
首先是“融好资”。重庆水务集团作为上市公司重庆水务的控股股东,直接面对资本市场,而重庆水投是一个国家资金来源丰富的公司,两大公司都有各自的资本来源,上级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两大公司各自的融资优势。
其次是“投好资”。无论是水务集团还是重庆水投,都是资产超过四百亿元的超级航母,成立上级公司后,两大公司所获取的资金将统一调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记者 陈柯
投资
机构上调重庆水务投资评级
在揭牌仪式举行的同时,上市公司重庆水务也同步发布了相关公告,立即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昨日,重庆水务以每股7.16元开盘,7.21元报收,涨幅为2.08%。相关机构发布相应行业分析,看好二者合并。
作为当初重庆水务上市保荐机构的银河证券率先将重庆水务上调为“推荐”投资评级。该机构预测认为,尽管重庆水务的控股股东水务资产经营公司已通过书面回复表示:截至目前并在可预见的三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水务资产公司对上市公司不存在资产注入以避免同业竞争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是重庆水投下属水务资产在2012年注入重庆水务的可能性很大。上市公司业绩或将因此进一步提升。记者 陈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