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 遂宁饮水安全保卫战大获全胜
——遂宁成功处置涪江水质异常事件综述
编者按
7月26日16时到8月1日10时,这对遂宁来说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从市、县到乡镇、村组,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普通百姓,大家都万众一心,积极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涪江上游水质异常事件,打赢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水安全保卫战。环保部、省政府工作组对我市在这次应对处置工作中讲政治、顾大局,各种应对措施有力、有序、有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记者 田丽丹
7月21日,涪江上游普降暴雨,导致阿坝州松潘县境内一电解锰厂尾矿渣流入涪江,造成涪江水质异常,江油、绵阳饮用水首先受到影响。险情也威胁着地处涪江中游的遂宁。
水是生命之源,它关系到遂宁涪江沿线近百万居民的安危。7月26日16时,在获悉涪江绵阳段水质异常的情况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核实信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应对处置,全市的水安全保卫战就此拉开。
追赶时间 第一时间组织处置
时间就是这场保卫战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7月26日16:30,市政府应急办获悉涪江绵阳段水质异常后,第一时间向正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的市委书记崔保华、在外出差的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昌升及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作了报告。崔保华、胡昌升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遂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成立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余海元任总指挥长,副市长杨军任前线指挥长,并立即开展水质监测、流速测算、成品水储备调运准备、险情研判、应对措施等相关工作。
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立即展开工作。市环保局、卫生局及时掌握上游水质异常情况,加大了我市涪江入境断面、自来水出口水质的监测力度;市环保局对我市境内涪江段4个监测点加密监测;市水务局监测流速,掌握并报告水质异常水源流经的准确位置;船山区、开发区、创新工业园立即关闭渠河沿岸的放水涵洞和取水口,组织干部开展巡堤工作,确保堤坝和行人安全,积极宣传、正面引导,做好群众疏导工作;明星电力公司密切监控渠河水位变化;市商务局开展成品水储备调运准备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市物价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展开执法工作,严禁囤积居奇、哄抬成品水水价,确保稳定。市委督查室立即对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涪江水质异常事件也时刻牵动着中、省领导的心,并作出重要指示。中、省相关领导也亲自莅遂指导应对处置工作,并对我市及时有效的应对给与了高度评价。
透明信息 及时有效引导舆论
造谣、恐慌是涪江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但在整个事件处置的过程中,我市通过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各种宣传方式,实时发布所有处置信息,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了群众恐慌心理,全市始终保持人心稳定、社会安宁。
事件发生后,我市及时启动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加大宣传审核,统一宣传口径,全程跟踪报道,确保信息及时、真实、准确。并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全天滚动字幕播出涪江水质监测以及自来水监测情况,每小时全文播放《节约用水公告》,不间断循环播出有关处置工作的即时新闻。7月27日上午,我市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涪江遂宁段水质情况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同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最新动态,及时回应网民留言,严防恶意炒作,稳定广大群众情绪,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全市始终保持人心稳定、社会安宁。
全力出击 打赢饮水安全保卫战
涪江是我市城区和射洪县城唯一饮用水源,在处置涪江水质异常事件中,我市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确保了百余万人的饮水安全。
迅速开展水情监测。从7月26日18时开始,环保部门坚持不断对我市境内涪江段4个监测点进行检测,7月29日起市环保局将我市境内涪江段的监测点增设至7个,每小时检测一次。卫生部门加大了对自来水出口水质的监测力度,水务部门也对涪江水流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异常水源行进的准确位置。同时,加强了与下游重庆市潼南县的沟通联系。通过市县联动监测,做到了“统一取样时间、统一取样地点、统一实验室、统一检测方法”,确保了检测数据真实准确。
精心组织蓄水作业。62万市民饮水安全时刻牵动着市委市政府领导们的心,如何保障62万市民的饮水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确保市城区取水水源渠河的水质安全,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饮用水水源地南北堰实行“上堵下封”,充分利用渠河河道拦蓄饮用水,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
7月26日21:30,虽然尚未监测到异常水质,但为确保万一,我市在市城区饮水水源渠河入水口黄连沱展开了阻断异常水质水源进入我市饮用水水源实战应急演练活动。市委书记崔保华亲临现场指挥,市长胡昌升多次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7月29日,根据上游水情、水质监测情况,我市果断实施了入水口下闸封堵,市委书记崔保华,市长胡昌升也亲临现场查看堵漏情况。经过150余名武警、消防官兵等参战人员近4个小时的奋战,实现了黄连沱闸门缝隙成功堵漏,阻断了饮用水源与涪江的联系,渠河蓄水量可保证市城区5天以上生活和必需生产用水。
全力保护水源安全和充足。为防止封堵后的水源受到污染,我市组织公安、环保、水务、明星公司等部门对渠河水源进行24小时全方位巡查,及时封堵排污口,严禁向拦蓄水体排放一切污染物,确保了水质安全。同时,加大了市场成品水的调运工作,以保障市场供应。并加强了市场巡查,迅速开展市场执法行动,严禁囤积居奇、哄抬成品水水价,全力维持市场正常秩序。及时发出了《节约用水公告》,全部停止街道清洗、绿化和一切非生活非必需生产用水,确保了城区饮用水安全和充足供应。
调水降污 获得处置工作最终胜利
为顾全全省大局,我市坚决执行省政府工作组的科学决策和统一部署,采取人工增雨和调库泄洪的方式冲刷、稀释被污染水体,确保了出川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对天放炮迎来及时雨。要稀释就要有水,源源不断的水从哪里来?为及时筹到足够水量,市委市政府果断作出准确研判气象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英明决定。7月29日晚,四川省气象局和我市气象部门联动,调集多名专家,出动先进技术装备,在射洪县、大英县实施大规模车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截至7月30日上午8时,我市人工增雨作业区普降大到暴雨。18个乡镇雨量大于50毫米,其中4个乡镇大于100毫米,2个乡镇大于200毫米,使污染水体得到了有效稀释。
4座水库齐发力及时调库泄洪。在成功处置此次事件过程中,我市境内的金华、螺丝池、过军渡、三星4座涪江电站水库可以说立下了赫赫战功。按照省政府工作组统一调度,从7月29日15时30分开始,我市有序开展了境内金华、螺丝池、过军渡、三星4座涪江电站水库联合调度泄洪工作,通过对各水库水位、库容、下泄流量的科学调度,有效降低了水体污染含量。通过有效调水,7月30日12时起,未检测出射洪香山、螺湖及蓬溪红江断面锰含量;7月30日14时起,未检测出船山区桂花断面锰含量;7月30日20时起,未检测出市城区渠河人行桥、船山区老池断面锰含量,氨氮均稳定达标。截至7月31日上午12:00,涪江四川段水质已全域达标(出境遂宁老池断面一直稳定达标),8月1日21时30分,黄连沱正式开闸放水,这标志着整个处置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