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供水新闻

江苏南部农村污水处理长期“晒太阳”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23  来源:  作者:无  浏览次数:271
  与城市不同,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这给生活污水的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过,“千家万户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是当下农村环保面临的首要难题。”
  
  攻坚克难,江苏走在全国前列。省太湖办资深专家史振华向记者介绍,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江苏开始率先探索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这些年来,江苏省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在太湖流域建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80多处,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微动力分散式处理设施。
  
  但是,这些治污设施由谁来负责运行,运营管理的费用又由谁来承担,却存在大量的盲区。省太湖办规划处处长朱乐先以“三缺”来形容不少地方的现状,即责任主体缺失、维护资金缺乏、管理规章缺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江苏省太湖流域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都是由政府投资、环保公司建设,但运营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交给第三方,有的交给村里,有的交给建设单位。这几种方式各有利弊,但从实践看,建管结合加上政府的有效监管,是一种效果相对较好的方式。
  
  近年来,武进区在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上尝试过多种道路,“弯路走了不少”。据分管该项工作的区农业局周明科长介绍,2007年,武进建起2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交给村里管,但村里根本不懂技术、工艺;2008年,通过招投标,把所有65个点打包给一家环保公司,政府承担管理费、电费,却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建设单位对关键技术保密,管理单位根本搞不清楚,出了问题还互相推诿。”而且,由于政府监督力量有限,公司为省电费时常停运。2009年,武进再次改革运行方式,实行“谁建设谁管护”,同时将电费从打包费中剔除,改为根据电表报账支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