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箐坝塘位于墨江县鱼塘乡景平村,是一座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兼顾人畜饮水安全的小坝塘。总库容为1.89万立方米的小坝塘解决了景平村上新寨、景东寨、李四寨、老何寨、木老虎、顺木山、箐头和回山一、二组9个村民小组的农田地灌溉问题,以及下新寨、顺木山、木老虎3个村民小组58户、240人、232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灌溉面积达760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163户、560人从中受益。
说起红藤箐坝塘来,李四寨的村民何朝万感慨颇深,他是村里的种烟大户,又承担着烟种育苗的任务。他说,每到春季,育苗用的水和种烟用的水让他伤透了脑筋,我们这个地方年平均降雨量并不少,但是季节性缺水非常突出,没有水源作保障,村里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制约,红藤箐坝塘的建成将会彻底扭转这一困局。
李伟是木老虎组的种烟大户,他说,只要具备条件,烤烟在季节范围内越早种越好,既可以避免许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又不影响下一茬的栽种。可是,连年来村民们不得不靠天吃饭,好多时候,雨水来了却错过最好的下种季节。红藤箐坝塘的建成保障了广大烟农能够按时栽种,烟农们种烟效益也将会提高不少。
这是墨江县“五小水利”建设利用的一个缩影。特别是连续三年的西南大旱在暴露出墨江县抗旱水源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小水窖、小塘坝、小水池、小渠道、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在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墨江县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雨水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突出等问题,大力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优先解决山区旱地灌溉用水之急,提升山区饮水安全、农田灌溉和抗旱防洪等水利设施水平。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1261件。其中,小塘坝65件,小水窖499件,小水池3587件,小泵站23件,小沟渠7087件9762公里。
墨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神,积极编制“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预计在2020年前,新建小塘208座;新建小水池11305个;新建小水窖90020口;新建小泵146座;新建小渠道201条(804公里),改造小渠道7027条(9761.787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61万亩,新增水浇地面积20.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3.49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613.6万公斤,新增烤烟产量30万担,解决抗旱水源人数3.3195万人。
说起红藤箐坝塘来,李四寨的村民何朝万感慨颇深,他是村里的种烟大户,又承担着烟种育苗的任务。他说,每到春季,育苗用的水和种烟用的水让他伤透了脑筋,我们这个地方年平均降雨量并不少,但是季节性缺水非常突出,没有水源作保障,村里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制约,红藤箐坝塘的建成将会彻底扭转这一困局。
李伟是木老虎组的种烟大户,他说,只要具备条件,烤烟在季节范围内越早种越好,既可以避免许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又不影响下一茬的栽种。可是,连年来村民们不得不靠天吃饭,好多时候,雨水来了却错过最好的下种季节。红藤箐坝塘的建成保障了广大烟农能够按时栽种,烟农们种烟效益也将会提高不少。
这是墨江县“五小水利”建设利用的一个缩影。特别是连续三年的西南大旱在暴露出墨江县抗旱水源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小水窖、小塘坝、小水池、小渠道、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在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墨江县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雨水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突出等问题,大力加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优先解决山区旱地灌溉用水之急,提升山区饮水安全、农田灌溉和抗旱防洪等水利设施水平。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1261件。其中,小塘坝65件,小水窖499件,小水池3587件,小泵站23件,小沟渠7087件9762公里。
墨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神,积极编制“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预计在2020年前,新建小塘208座;新建小水池11305个;新建小水窖90020口;新建小泵146座;新建小渠道201条(804公里),改造小渠道7027条(9761.787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61万亩,新增水浇地面积20.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3.49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613.6万公斤,新增烤烟产量30万担,解决抗旱水源人数3.319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