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云博体育手机登录入口!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

统分结合综治农村污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0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中国投资  浏览次数:269
    除重视与加强农村地区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外,还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并分重点分模式逐步落实。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对于身边水环境的改变,都有很深刻的感受。从前流水清清、绿草如荫的自然景观都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横流的污水、遍地的垃圾。
这一转变,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发生。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导致其排污总量有所增加,环境更加脆弱。另一方面,人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淡薄,许多地区仍然采取粗放低效、以资源超耗甚至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
    建设部《村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报告中,在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43个县74个村庄的入村入户调查中发现,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有关单位在调研环渤海的典型村镇地区时发现,平原地区可说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对于这些现象,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副主任于晓东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每年的环保投入大多用于城市及县城,投入村镇的比例相对较低。“十二五”时期,应着重加强对农村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投入力度。除重视与加强农村地区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外,还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并分重点分模式逐步落实。
    农村污水亟待治理
    农村污水主要指县城以下镇、村、户等所排出污水。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东部、东南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自来水管道已入村入户,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骤增。
据专家估算,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90亿吨,而相对应的处理率却微乎其微。当前,全国661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在77%左右,县城的污水处理率约为42%,而到乡镇和村一级则非常低。
    于晓东介绍,农村污水治理的落后,最直接表现在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污水无序排放,大量生活垃圾无序随意丢弃和堆放,在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到农村自身饮用水的安全。
    此外,农村污水由于氮磷含量较高,是导致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农村的小河道,最终进入湖泊等受纳水体。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太湖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和总磷排放总量50%以上均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当记者问及农村污水的污染特点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于晓东表示,最重要是加强农村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并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我国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而分散,农村污水一般具有排量少、所含有机物浓度相对偏高、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等特点。这就对农村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城市处理模式不同,农村污水处理既要有高科技的集中式人工处理,也要有分散式生态处理及农村小沼气技术。在技术达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上是否适宜推广。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必须考虑到造价、运行费用以及能耗控制等问题。“适应农村现状的一些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小,厂子建成后,却在相关运营维护以及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出了问题,这些均需要纳入通盘考虑”,于晓东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北斗也向记者表示,农村可看作是一个自然和人工相交替的系统,与城市不同,农村家庭的生活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环境的治理,应被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改善和治理。
综合规划分类治理
    过去,我国的环境治理重点集中在城市环境和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上,对农村污染的情况以及特点,缺乏研究。
    针对这一现状,席北斗表示,首先应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诊断,对于不同区域、生态、类型的村镇分区分类。并针对各类别农村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的基础情况以及其行业与区域的发展形势,构建一些相应的模式支撑相关工作的展开。
    据专家研究,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可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
    首先是分散处理模式。农户污水分区收集,每个区域的污水单独处理。污水集中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该处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通常可在我国中西部村庄较为分散的地区采用。
    其次是集中处理模式,一定区域内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统一建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地区。通常适合于我国东部和华北地区。
    第三是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这一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
    由于农村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在管理上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于晓东建议,应尽快完善农村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和组织实施机构,出台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健全和统一农村污染排放标准。他表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应为地方人民政府和乡镇一级政府,由其负责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同时,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在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污染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此外,有专家建议,农村污水治理应与当前农村水利工作、农村水利现代化等紧密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给排水系统,打造农村水循环网络,不断提高灌排渠系的自然净化能力和亲水功能。并通过改进相关管理及技术,实现适度合理的污水灌溉及农田排水再利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云博官方在线登录网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ios开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