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上海抗击突发事件的能力,上海市水务局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一批具有应急供水功能的采灌两用井,以便在应急状态下以地下水为水源解决周边居民和重要设施用水,缓解供需矛盾。对符合地面沉降控制条件的深井,平时用于人工回灌,对于解决本市地下水人工回灌缺口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据市领导有关“抓紧开展应急水源地研究和论证”的指示精神,2009年经上海市水务局、市教委协商,在相关高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市地矿技术部门筛选、市水务局批准,确定在上海财大、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建设首批10口应急供水(回灌)深井。上海市水务局、市教委、市供水处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督查。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陈远鸣在上海财经大学深井建设工地现场再三强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上海市供水处考虑到高校施工的特殊性,在进场前即同校方、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落实具体措施,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高校各项管理规定,通过在施工现场和校园网发布警示通告、施工场地用彩钢板等封闭、运输车辆进出校园须在晚间学生休息后等措施杜绝一切安全事故。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由上海市供水处负责建设的上海财大、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10口具有应急供水功能(回灌)的深井,克服重重困难,分批通过了工程验收,并陆续投入试运行。期间已经回灌70余万立方米,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为提高供水保障率能力、控制地面沉降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认真总结高校应急供水深井建设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供水深井选址、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为全面完成水务“十二五”规划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