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5亩小麦今年亩产肯定不少于600公斤 ,往年最多500公斤 ,有水没水就是不一样。”河南滑县小铺乡三村村民齐培胜指着直接通到农田里的灌渠出水口,不住称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
作为全国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3年来,滑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420.9万元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据农业部门测产调查显示,该县178.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
滑县的丰收在望只是河南今年夏粮生产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37.2亿斤,比上年的626.3亿斤增加10.9亿斤。从2003年至今,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已经实现“十连增”。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抗旱灌溉3亿多亩次,有效减轻了洪涝干旱造成的灾害损失。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12倍。
目前,河南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762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6077万亩,占全国的1/5;万亩以上的灌区255处,有效灌溉面积2685万亩;建成并初步发挥效益的引黄灌区27处,年平均引水量约21亿立方米;小型塘堰不计其数,田间工程则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田灌溉区域。
“农田水利设施的持续完善,为河南省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说。“‘十二五’末,河南将改造中低产田12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力争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