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切实帮助广大学生转变用水观念,造就具有良好节水习惯的新时代学生,自觉参与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来。我省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活动。
据统计,江西省有高校95所,在校学生95.53万人,人均用水量大约在240升/日,而上海等一些较发达的城市,高校用水定额为160-200升/日。因此,我省高校节水潜力很大。
江西省要求,各高校要将节水教育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和德育考评之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师生员工节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做到校内有节水宣传标语,用水设施和器具旁有节水宣传标志;要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把节水列入校内各部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取消用水“包费制”,落实用水定额,定期考核,奖惩兑现;要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要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已建项目未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要落实经费,分期分批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力争尽早达到节水型要求。
据统计,江西省有高校95所,在校学生95.53万人,人均用水量大约在240升/日,而上海等一些较发达的城市,高校用水定额为160-200升/日。因此,我省高校节水潜力很大。
江西省要求,各高校要将节水教育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和德育考评之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师生员工节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做到校内有节水宣传标语,用水设施和器具旁有节水宣传标志;要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把节水列入校内各部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取消用水“包费制”,落实用水定额,定期考核,奖惩兑现;要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要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已建项目未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要落实经费,分期分批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力争尽早达到节水型要求。